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为什么死得都很惨

时间:2018-03-31 03:09:09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而扬弃了建安风骨中感慨悲凉的成分。从“四杰”开始,经陈子昂,风骨美就成为盛唐诗人努力追求的艺术目标。

其实,“初唐四杰”对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主张上对雄壮刚健诗风的追求,是时代所需的产物,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超越了靡丽的艳诗,需要内心深处阳刚之气的抒写,积郁内心想法的一吐为快,抒写昂扬向上的蓬勃之气,追求个人的解放,个人性灵的抒写,完成了对上官体的反驳,开创了一代清新向上的新诗风,恢复“风骨”的本来面目。

唐代诗人继承了建安风骨直抒胸臆的优点,摒弃了其诗歌凄凉悲怆的感情,代之以积极乐观的情怀,铸造了唐诗独特的“风骨美”。陈子昂《修竹篇序》曾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十六字来具体阐述风骨美的内涵,实质就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而这种思想感情和现实内容与他改革社会的人生理想密切联系在一起。四杰的美学追求,无论与建安诗人相比还是与陈子昂相比,在主体精神上是完全一脉相通的。可见,在同“上官体”的斗争中,四杰已将唐初史家蕴含着唐诗风骨论萌芽因素的“气质”“贞刚”说发展为以“刚健”“雄壮”“宏博”为内涵的“骨气”说,从而形成了唐诗的风骨论,指出了唐诗新的方向和道路。

王勃想改变“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诗风,在创作实践中大胆而自觉地进行了创新,使诗歌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时代气息,即便是写离愁别绪,也别具一番风格。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写着一种别样的离别,透露着昂扬之气,体现其雄健刚劲的一面。

标题回顾: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初唐四杰为什么死得都很惨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