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狂妄的麦克阿瑟,志愿军从1950年11月25日开始,于东西两线对联合国军展开猛烈反击,志愿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将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
直到这时麦克阿瑟才意识到共和国真的派出了大规模部队,且相比于彭老总对麦克阿瑟的了如指掌,麦克阿瑟对志愿军却几乎一无所知,这让麦克阿瑟对志愿军的凌厉攻势无能为力。
两次战役的惨败,尤其是长津湖之战志愿军重创美军常胜之师陆战一师,全歼美第31步兵团,即北极熊团,国际社会大为震撼。
杜鲁门政府对麦克阿瑟的无能指挥非常恼火,指责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太过鲁莽和草率。但麦克阿瑟比杜鲁门还要火大,他指责联邦政府束缚自己手脚,将责任推给杜鲁门政府,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总统的矛盾越发激化。
虽然麦克阿瑟在第二次战役失败后承认,美国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但这个自以为是的五星上将却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二次战役作为决定朝鲜战场战争走向的战役,完全改变了战争态势。被赶回三八线以南的联合国军一边整装备战,一边抛出和谈言论。
为粉碎联合国军的缓兵之计,志愿军于1950年12月31日全线越过三八线,联合国军再度遭遇惨败,汉城也被志愿军占领。
虽然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在第三次战役后发现了志愿军后勤不足的特点并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磁性战术,但在第四次战役中遭遇重大挫折的志愿军仍然顽强守住了三八线。
感觉颜面尽失的麦克阿瑟不顾杜鲁门总统要他打一场有限战争的告诫,也无视杜鲁门政府1951年3月20日要求他与志愿军谈判的命令,自作主张派出侦察机进入我国领空,同时于3月24日叫嚣要将战火引向我国东南沿海,并在朝鲜战场投放核武器,甚至要求杜鲁门政府允许蒋介石政权出兵朝鲜,叫嚣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
麦克阿瑟的狗急跳墙和极端幼稚的政治主张彻底激怒了杜鲁门,为挽救朝鲜战场局面,杜鲁门政府于1951年4月11日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剥夺了麦克阿瑟的一切军事职务,将权力交给李奇微。
为体现对这位桀骜不驯的老将的羞辱,杜鲁门没有公开发布撤职命令,而是通过全球广播,让麦克阿瑟成了最后一个知道撤职消息的人。
关于撤掉麦克阿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解释道,他说:"把战争扩大到红色共和国,会把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
不过即便是被免职,麦克阿瑟仍旧收获了众多拥蹙,日本人对这位太上皇的离开悲痛欲绝,美国则万人空巷地欢迎这个远东英雄的到来。
美国许多大城市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杜鲁门总统支持率下降到了26%。甚至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命令”。
不过这些都难以改变麦克阿瑟被解职和晚节不保的尴尬局面。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会议之前的告别演说中,发表了《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的演讲后,结束了自己长达52年的军旅生涯,彻底没入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