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阿波丸号究竟带了什么 阿波丸为什么不打捞了

时间:2019-07-05 11:26:59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不过中国谢绝了各方“好意”。中国打捞了三年,除了一些矿石和日本人遗骸外,一无所获。金银珠宝、文物一件没有,更别提化石。

  七、1996年,一位731部队的军医临终前,专门托人转告中国政府:“北京人”头盖骨当年确实落到了日本人手里,他和同事曾在协和医院研究过。

  日本投降前,他接到掩藏古化石的命令,当时他将它埋在日坛公园某处,还特地做了标记。

  得到消息后,有关部门到日坛公园进行发掘,标志确实还在,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现在全世界的考古学家都在寻找“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不过还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现在考古界公认的古化石最有可能是在日本,其次是美国,但也有可能仍然还在中国。

  以上就是“阿波丸”号沉船和“北京人”头盖骨的基本资料。据我推测,当年“阿波丸”号装船时,金银珠宝、文物及古化石极有可能被装在另外一艘船上。“阿波丸”号只是掩人耳目,而日本人集体殉葬,为的就是保守这个秘密。

  而据台湾《中国时报》1976年11月21日报道:″阿波丸″被击沉时载有金锭40吨,白金12吨,未加工的宝石15万克拉,美、英、香港货币数捆,工艺品40箱,锡3000吨,钨2000吨,铝2000吨,钛800吨,橡胶2000吨。

  1979年5月2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当年的陆军伍长(即下士)森川家光说,“阿波丸”所装26辆卡车都是金条。

  日本海湾代表团向中国提供的数字:锡3000吨,生橡胶3000吨,加上锑、钨、水银,总计9812吨。

  除了这些金银财宝,“阿波丸”沉船上很可能还有一件无价之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据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将美方所掌握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作为一件礼物送给中国政府。尼克松提供的线索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有可能在沉船“阿波丸”上。

  据有关人士调查,1941年,日本侵略者铁蹄肆虐,研究“北京人”化石的学者魏敦瑞希望将地质调查所的所有人骨化石一起带走,存放到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内。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同意并授权驻北平美国公使馆接受这批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将其安全运往美国保存。1941年12月5日,一列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由北平开往秦皇岛,两箱化石被放到美军专用的标准化绿色皮箱中,和所有军人行李一起,放入行李车中托运。

  三天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迅速占领美国在华的所有机构,同时,那两只装有“北京人”头盖骨的绿色行李箱不见了踪影。

  从此,“北京人”头盖骨的失踪成为人类科学史上一大悬案。而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官方始终不承认获得和收藏“北京人”。

  针对“阿波丸”上载有“北京人”头盖骨之说,有人提出疑问:日本人为什么要用几年时间,花费周折将化石从中国北方运到东南亚?

  跟踪研究“阿波丸”的记者李树喜找到了证据:在“阿波丸”初步打捞中,发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奉天市长,伪满元老郑孝胥之子)的家藏小官印(玉印)及郑孝胥安葬时分赠后人的圆砚,砚上有“郑公孝胥安葬纪念”字样(注,郑孝胥1938年死于长春,葬于沈阳)。而历史记载“阿波丸”乘员全部是日本人。这说明日本人将在中国北方搜罗的文物宝器运上了“阿波丸”,这是“阿波丸”可能装截“北京人”头盖骨的有力旁证。

  部分传言被中国打捞者证实。1977年1月13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由福州军区统一指挥,交通部和海军一起组织力量,对“阿波丸”沉船进行打捞,工程代号“7713”。张智魁正是当时打捞工程的现场指挥。

标题回顾:二战时阿波丸号究竟带了什么 阿波丸为什么不打捞了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