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由是:哈姆沙里没有当场毙命。
小组解释说,炸药的用量相对保守一点是担心威力太大误伤无辜。摩萨德高层接受了这个说法,但同时也为这个小组下达了更严格的新命令:
严格控制炸药用量,不能误伤的同时要保证杀伤效果,必须一击毙命。
摩萨德成员在机场
一个半月之后,塞浦路斯一家宾馆内,摩萨德锁定了10号目标侯赛因·阿巴德·希尔。
摩萨德的行动小组已经把炸弹安放到了他的床下,但迟迟没有引爆。
因为隔壁住了一对度蜜月的夫妻,行动小组一直在等待这对夫妻出门后再启动引爆,可这对新人如胶似漆的粘在一起,一直没有离开房间。
是眼看机会溜走还是背着误伤无辜的风险,行动小组压力非常巨大。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以色列在执行复仇行动,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前提是必须不能误伤平民。
一旦伤及无辜,那复仇行动就变味了,以色列也必然会遭受强烈的国际谴责,甚至这项任务也会终止。
行动小组顶着巨大的压力决定按计划引爆炸弹。
最后的结果是,目标在床上彻底被炸成碎片,那对小夫妻的房间墙被炸倒了,但他俩却毫发无损。
后来摩萨德的炸弹专家表示,他们当时已经能将目标起爆效果的炸药用量精确到10克以内了。
最让全世界感到震撼的是,6号、7号、8号人物的一锅端。
1973年4月9日傍晚,摩萨德武装决定突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位于黎巴嫩的总部。就在3天前,5号目标刚刚横死在巴黎的街头。
摩萨德派出了30人,分成两支小艇在贝鲁特登陆。女队员们身着比基尼,装作微醺的样子摇摇晃晃地向巴解总部走去。
身材曼妙的女郎让哨所的士兵们都疏于防范,直到她们走到近处,从比基尼内掏出了无声手枪。
后续部队很快跟上,解决完哨兵后潜入大楼,将所有巴解人员杀了个措手不及。
三个目标人物一个都没跑脱,一个在睡梦中被打死,一个在书房写稿时被打死,还有一个拿起枪来抵抗了几下被扫死。
摩萨德的成员见行动如此顺利,便顺便开启了更大规模的清洗行动,90分钟之内,100多名巴解武装人员被击毙,巴解大楼被引爆。
而行动小组的伤亡为0。
到1979年时,11个目标已经被清除了10个,只剩下了2号目标阿布·达乌德。
他为了逃避摩萨德的追杀甚至主动入狱,出狱后又改名全球流窜,摩萨德迟迟没有进展。
一天找不到他,“上帝的复仇”计划就一天无法完成。
最后到1981年8月1日,一名摩萨德特工在波兰的一家酒店里发现了达乌德。
在没有计划、没有指示、也没有援助的情况下,这名特工直接掏枪击毙达乌德然后顺利完成脱逃。
这名为“上帝的复仇”完成最后一击的特工,当时只是恰巧正在度假而已。
血路的终点:最后一个目标萨拉迈
历时9年,罗马、巴黎、雅典、贝鲁特、塞浦路斯.....摩萨德的特工成为整个亚欧大陆上最让人胆寒的绝命杀手。
02
雷电行动
整个70年代,是巴解组织对以色列恐怖袭击的高峰期,也是摩萨德战功赫赫声名鹊起的时期。而这一期间,摩萨德创造的最辉煌的战绩就是1976年的雷电行动。1976年6月27日,从以色列出发飞往巴黎的一架航班被巴解的极端分子劫持。
巴解忌惮以色列的军事实力,所以在雅典发动劫机之后,直接飞往乌干达降落。
而乌干达当时的总统阿明,是国际上有名的搅屎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