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是根基,而真正有效遏制盗猎的其他延展措施及民间组织架构亦不可或缺。可连根基都不稳,还谈什么?
原因三/黑市猖獗、以中国、越南为首的“消费者”市场需求旺盛
据美国TIMES《时代》杂志在2011年的一篇报道,美国当局彼时宣布了一份起诉书,向南非一对非法猎杀犀牛并交易的兄弟,以及他们的“走出非洲狩猎之旅”公司提出多项指控,包括共谋罪、洗钱罪、野生动物罪等。根据这份18项指控的起诉书所述,2005至2010年间Groenewald兄弟欺骗了9名美国猎人到他们的大农场非法猎杀犀牛。事后兄弟俩会砍下犀牛角到亚洲黑市出售。在一次采访中,Groenewald兄弟中的长兄详细说明了他杀害动物只是为了钱,“我并不喜欢杀害犀牛,”他继续说。“但因为现行制度我只能杀死它们。这是出售并出口战利品的唯一方式,我们不得不射杀它们。你只有杀了这些动物才能出售它们的角。对我来说,干这个很赚钱,相当赚钱。”
到底有多赚钱?一只犀牛角的重量在1-3公斤左右,每公斤犀牛角的市场售价高达1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则高达63万元。
在这篇报道中,吸引兎拾柒的是两个中国人的名字:
“到目前为止,共逮捕了26人,其中18人已定罪,刑期最长的达到70个月。罪犯中还包括三名古董商,其中的头目ZhifeiLi负责收购犀牛角并将它们从美国走私至中国;Qiang"Jeffrey"Wang负责走私亚洲手工艺品,包括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奠酒杯;”
猴脑、熊掌、鱼翅、犀牛角、象牙...由于被认为具有”养生“、或治病的神奇功效。甚至仅仅为了美观,彰显身份地位,五花八门的野生动物器官、标本等纷纷从本土乃至世界各地通过国际贸易运往神州大地,销往四面八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此刚需,,这般暴利之下,人性又怎能抵挡得住?手无寸铁的动物们又当如何低挡得住周而复始的猎杀循环?
图片来源:WWF官网
2017年9月,一名李姓中国籍男子因在行李中携带5公斤的犀牛角遭南非机场海关查获当场被捕。
2017年12月,一名自香港入境的中国籍男性旅客携犀牛角6.509千克,在桂林海关被查获;同月,一名北京男子走私两箱25公斤、价值千万余元的犀牛角,在到达西安时被警方查获。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大致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向北,非洲的大草原还是一如既往魅力不减,总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庞大的兽群曾在这里自由奔驰。现在,他们看见人类的狩猎旅游团就夺命奔跑。这个曾经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动物避难所,以犀牛为首的珍稀动物们在经历怎样的痛苦和残酷?在西非,黑犀牛七年前因偷猎而宣告灭绝。在南非,2017年一年之内仅该国非法猎杀的犀牛就达868头。在东北非的肯尼亚,这最后的“苏丹王”,正在艰难苟活。
图片来源:Pinterest网站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生活在广州的老张躺在癌症患者病房里,上一次化疗之后他的身体似乎好了些。他的老爱人坐在床头,从保温壶里端出一碗犀牛角熬制的汤药递给他。他接过,一股脑儿地喝下。老爱人略感安慰,她在心里默默嘀咕着,这耗费了他们二老近半积蓄买回来的犀牛角是否真的能够还她一个康复的老伴儿。
无止境的“人祸”之下,苏丹和老张躲得过“初一”,又如何能逃得过“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