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寒文中强调:
“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韩寒的这条微博,有12万多的转发,4万多的评论,已经有许多人像韩寒一样指出文中的不合理之处了:
只看得到胡玮炜“套现”15亿,却看不到她拥有10年的汽车科技媒体经历,看不到她曾创办骑行科技媒体,担当CEO,团队中有的是曾做过跨国公司优步上海总经理等行业人才。
年轻人,只要不破罐子破摔的,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在什么岗位,也无论的理想与现状差距有多大,只要肯踏实进取,生活还是向着美好前行的,盲目的攀比比盲目的理想更可怕。
更有人调侃,讲起了段子:
哪吒7岁闹海,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王俊凯17岁身家过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扎克伯格34岁身家4000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比尔盖茨60岁身家5000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
说起“同龄人”(小时候的叫法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戳人痛点的关键词,其中蕴含的信息,说的或许更直接些,就是有钱,有名,并且越早越好,这才是真正让我们感到焦虑的。
不论是这篇《摩拜单车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还是去年的爆款文章《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以及更早的2016年上升速度最快的微信公众号咪蒙,凭借从《致贱人》、《致low逼》《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到《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因风格偏激引发过多次舆论争议,但它深受广告主的追捧,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报价中,咪蒙的头条报价为75万元/条,二条的报价为38万元/条,这些爆款文章内容有着暗通的行文逻辑和价值取向。
在快节奏的当下,每天我们一拿起手机,打开APP,这样的言论,人物和故事就映入我们的视线,折射出的是我们自身和社会的普通情绪,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焦虑已经成为生活的标配。与此同时也诞生了不少制造10万+的写手,这些微信公众号文章成为刷屏爆款的关键就是建立在大众对有钱有名这两点的渴望上面,以及制造争议和分歧,引起关注。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忙碌的深层原因就是内心的危机感和恐慌感,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中,沉浸在工作中,通过拼命地工作来麻醉自己缓解焦虑,忙工作忙朋友忙聚会,一旦停止忙碌,就会身陷焦虑的情绪,失去方向感,正如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的:“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种态度必然导致我们对一切工作都丧失真正的兴趣,真正关心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本身,而是这件事能否给我们带来预设的金钱和名声,以及符合来自外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