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申明一点,八舌君本人并不喜欢《内涵段子》和《奇葩大会》。
可是不喜欢的原因是觉得他们没劲,并非觉得他们低俗。
昨天《内涵段子》关停,《奇葩大会》被全网下架,舆论的声音普遍是大快人心。对于这样的局面,我倒是有不一样的担心。
老上海有句话,叫做“苍蝇飞过,晓得雌雄”。形容一个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强,思路清楚。相反还有一句老话,是“思路像尿路”,表示这个人思路不清。
现在基本听不到这两句谚语了。
八舌君想说的是,多动动脑子。不要风吹墙头草,舆论刮到哪里,我们就倒向哪里。
《内》最大的槽点,在于它有些内容低俗。八舌君也曾经看过,没毛病,这一点我同意。
可是,低俗有错吗?低俗犯法吗?
真的,没有。
也就是说,人民有拥抱低俗的权利,并且低俗的人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怎么才算低俗呢?
漫画低俗,油画高雅?
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不经典吗?
流行乐低俗,交响乐高雅?
那么周杰伦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纪念他死去的爱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呸呸呸?
吃鸡低俗,下象棋高雅?
弄堂里那些穿着背心下象棋的老大爷,随地吐的痰也是有机环保的?
沙县低俗,沙巴高雅?
想想你出国旅游时,找不到中餐馆,只好泡一包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德性?
广场舞低俗,芭蕾舞高雅?
这个就不反驳了,只要你有胆当着家里女性长辈把它从疑问句改成陈述句,大声朗诵出来我就认输。
所以在信誓旦旦说自己从不低俗之前,好好掂量一下,“扮演高雅”累不累,被刮三之后去问谁要面子。
注:上海话“刮三”来源于grocery的意思是杂货店。根据英语发音“刮老三”简化成“刮三”。以前在上海,杂货店都是铺开在街道上。这个词引申含义就是指一些尴尬的事情被戳穿,或者作为形容词与尴尬意思相近。
好,说回低俗。
八舌君向来觉得雅俗共赏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尤其对于“俗”来说,我们要明白这并不是社会的病毒,而是一种存在即合理的东西。
我不会鼓动大家向“俗”靠拢,只是希望大家向“低俗”看去时,能接受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存在。
而不是像看到至尊宝裤裆里那团火一样,排好队形,用力去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