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狗毕竟是狗,不管到哪一天、哪个地方都改变不了吃屎的本性。
最为滑稽的是卢恩光1990年入党志愿书中,竟写了学习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的体会。如此穿越、造假造得这么离谱、官还做得这么大的,目前观察还无人出其右。
所以,后来他的那些年龄造假,民办教师资格造假,学历造假,骗取巨额扶贫资金,虚构高官到企业视察,任意增加公司利润等,对于造假超一流高手卢恩光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不足挂齿。
造假有时乃为官经商之术,成功之道,可谓见怪不怪。但卢恩光巧取豪夺、心狠手辣及翻云覆雨的卑鄙伎俩显示了他登峰造极的另一面。
据新京报等媒体介绍,1994年年中,卢恩光在原科仪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了山东方舟集团,但企业经营并无起色。几年后,方舟集团凭借诺亚牌口杯(即双层玻璃杯)赚得盆满钵满。1997年,方舟集团便创下1.5亿元销售额。
而另一方面,跟方舟集团的双层玻璃杯有竞争关系的商业对手多被其起诉,并有人最终锒铛入狱。
率先发明双层玻璃杯专利的是吉林农民董玉杰。当年,四川商人周小波和河北商人李树增按照董玉杰的专利生产此类产品,结果卢恩光控告他们侵权,后法院受理此案,周、李二人因假冒专利罪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彻底离开了双层口杯市场,只有方舟一家独门买卖。
而专利发明者董玉杰被判刑,则反映出卢恩光阴损毒辣、疯狂下套的深厚功力。
董玉杰在1994年获得“双壁式口杯”专利授权后,卢恩光也有一项名为“一种双体玻璃瓶”的专利,申请于1995年12月,比董玉杰的专利公开时间晚了1年半。董玉杰因无厂家与他联系生产,认为自己的专利与市场不对路,遂停止交年费,专利在1997年4月失效。专利失效后,董玉杰得知方舟集团在他的专利有效期内已开始生产双层口杯,遂到方舟集团找相关领导,希望得到一些专利使用费。
2000年5月,董玉杰找到方舟集团,表示要发表声明,认定卢恩光的专利无效。方舟集团相关负责人问董玉杰想要多少钱。随后,经与方舟集团商量,董玉杰和同伴写下拿到四百万元后不做伤害方舟之事的承诺书。
之后,方舟集团相关负责人以先给20万元为由,领着董玉杰去取钱,并开车将其送到邮局汇款。未料,董玉杰刚走进邮局大门,即被刑警队抓捕。
该案随后经由阳谷县法院一审,判处董玉杰有期徒刑七年。董玉杰不服判决上诉,聊城中院二审改判有期徒刑四年。
这就是中国特色法制建设的写照。
清廉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行贿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熟悉卢恩光的人都知道,他一旦抓住当官的就完全黏住,精力都放在这上头。在上世纪80年代,卢恩光每年仅招待送礼用的酒水一项,金额高达三十万左右。
有了行贿这把钥匙,就可以开启任何官殿的大门。
副校长、副乡长、县政协副主席、省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及主任、华夏时报社社长、四川省遂宁市挂职市委副书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巡视员兼副局长、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直到2015年,卢恩光由副转正,成为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从一个二混子到官拜政法口副部级领导,一路顺风顺水,高歌猛进,政商两路通吃,跨界闪转如神,其讽刺与夸张意义,堪称一部当代中国“官场现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