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芝死了吗 韩桂芝因为啥出事

时间:2018-08-10 22:51:26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韩夫没想到去举报妻子,不外乎是心里仍藏着那一层侥幸心理。进一步说,韩夫在抵抗腐败侵袭中的默不作声,恰恰反映出当今反腐的利刃依然未插进腐败者的软肋,行之有效的让贪官无处可藏的反腐巨大合力场未形成,反腐还只是一些斗士在那里与贪官在赤膊上阵,反腐群众基础还显得很薄弱。

  如此看来,要让反腐利剑斩所有贪官于马下,我们必须变离奇为常态,让监督无处不在,让权力彻底公开运作,使公权无法、无处、无胆堕落。这才是反腐工作从源头抓起的惟一路径。四川省成都市周明华勇当“廉内助”只是个案

  一个贪官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贪内助”,这已经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韩夫的做法,无疑不符合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常识。

  韩夫屡次劝阻均以失败告终实在很正常,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一方面,权力炙手可热的官员常常听不进任何劝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受监督的权力是丧心病狂、不可理喻的。另一方面,利用“廉内助”反腐,作用极其有限。“廉内助”靠的是道德上的自觉,而道德通常奈何不了不受约束的权力。

  其实“贪内助”之心思,与贪官之心思并无二致,显然都是认为自己搞腐败暴露的几率不高。当然,我并不反对利用“廉内助”反腐,有人劝诫总要好些吧。

  如果认识到“廉内助”劝诫成功的可能性极其微小,那就应别寻治本之策。其实,对于什么才是治本之策,人们都已深知,比如实行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实行金融实名制,等等。

  韩桂芝的丈夫勇当“廉内助”只是不具普遍性的个案,不过这一个案的出现也自有其价值,但愿我们能从中悟出点什么,让其价值充分体现。山东省济南市孙立忠打碎“家庭反腐”梦想

  动辄“全家覆没”“家破人亡”,这就是近年来贪污腐败窝案呈现出来的一大鲜明特点。

  身为黑龙江省建委的一个处长,韩夫肯定懂得法纪防火墙的威力。然而靠亲情防腐拒腐,力量似乎显得有些太弱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亲亲相隐”的道德传统,谁也没有指望韩夫勇敢地站出身来,冒着家庭破裂的危险主动检举自己的老婆孩子,所以他只能孤独而绝望地目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地身陷囹圄,接受迟到的正义审判。虽然他早将他们视为另类,以保全自己的清白。而妻儿老小也从来没将他这个为人夫、为人父者当作“自己人”。然而在垂老之际,家破人亡终究是人生一大不幸。韩夫的悲剧固然与其懦弱的性格有关。他的悲剧至少也给一些人奉为至宝的“家庭反腐”打上了一个问号。

  从韩夫身上,可以看到让一个人的良心守住一个官员家庭的节操,太难。不进一步扎牢体制防范的篱笆墙,离开了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阳光如果照不到韩桂芝、李桂芝、王桂芝这样的家庭,像韩夫这样的洁身自好者,不被净身出门已算万幸!

  韩桂芝:黑龙江政坛的“帮主”(上)

  风,起于青萍之末。黑龙江的官场地震由马德而起,但案发始于偶然。

  2000年4月5日晚11时,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四名巡警奉“110”指令,到哈尔滨市著名娱乐场所——东海龙宫洗浴中心查处嫖娼行为。东海龙宫总经理刘金龙及多名工作人员围攻殴打警察,并抢夺手枪。

  刘金龙及其兄刘滨龙(东海龙宫的投资人,黑龙江省志诚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被审查。由此,志诚公司贷款疑点曝光,并牵连出有关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内部贷款业务的一连串问题。

  2000年11月23日,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主管信贷副行长丁志国被“双规”。在查处丁志国案件时,发现丁于1995年7月担任牡丹江市农行行长期间,曾收受牡丹江制药厂负责人苗胜国贿赂。

  在查处苗胜国问题时,意外发现,苗曾请时任牡丹江市副市长的马德协调以获得农行贷款。为此,苗于1995年11月送给了马德5000美元。此外,为向省粮食局借生产原料等事项获得马德帮助,苗胜国还于1997年3月、4月间送给马德人民币10万元。马德案发。

  “马德案”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牵涉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等众多高官和绥化市一大批官员共计260多人,人数之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罕见。绥化市包括所辖10个县市半数以上的处级以上干部卷入此案,其中涉及绥化市县(市)和各部门“一把手”50多人。直到韩桂芝落马,马德案达到高潮。

标题回顾:韩桂芝死了吗 韩桂芝因为啥出事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