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大头娃娃”,就不得不提到2003年那场震惊全国的“劣质奶粉”事件了。
当时,安徽阜阳地区一些婴幼儿因食用劣质奶粉变成“大头娃娃”,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的共171例,死亡13例。这也是全国开始围剿劣质奶粉的“导火线”。
过了十几年,相似的剧情又重演了?
这次倒不是假奶粉,而是将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卖给家长。
性质不同,但结果同样恶劣,最终都导致了孩子出现发育不良、颅骨突出等问题。
5月11日,湖南郴州再现“大头娃娃”事件:有母婴店将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销售,导致孩子出现发育不良、颅骨突出等问题。据媒体报道,湖南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已要求立即成立调查专班,并立案进行调查,同时安排报道中的5名孩子进行全面体检。
对此,观察者网致电市政府问询,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该事发生,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跟进调查,后续处理结果可以关注政府微博及公告通报。
在查证中观察者网发现,这或许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
2019年,郴州就有多名家长举报称,本来要买特殊医用配方奶粉,却被医生推荐购买固体饮料。当时,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会对所有医院及批发零售药店、母婴产品经销店进行拉网式检查。
母婴店将饮料当奶粉卖给家长
孩子颅骨突出,变“大头娃娃”
据湖南电视台《经视焦点》栏目5月11日报道,近日,郴州永兴县一些婴幼儿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
最可怕的是,孩子的颅骨慢慢凸起,看起来就像是“大头娃娃”: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些家长发现,因为孩子对普通牛奶过敏,他们都给孩子购买食用了一款叫“倍氨敏”的蛋白固体饮料,母婴店的店员撑,这是特殊奶粉,适合给牛奶过敏的婴儿喝。
但是家长咨询专家后发现,这种蛋白固体饮料并非奶粉,无法提供婴儿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长期食用会让婴儿缺乏营养,产生各种疾病。
他们被店员欺骗,给自己的孩子喝了一两年的饮料!
倍氨敏的价格还不低,一个月就要花三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