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和美国的恩怨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如同所有人预见的那般,美国对于华为的禁令愈演愈烈。到了今年五月份,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5月15号,美国针对华为升级了对其的禁令。新版禁令不仅维持了此前对于华为的采购禁止令,并且将其扩大到所有采用美国技术生产的软硬件都不允许向华为出售。
每个人都能想到,美国针对华为的禁令会越来越紧。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对于华为致命的打击,在顷刻间已经到来。
回顾美国第一次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已经一年光景。在这一年间,华为四处周旋,而美国的也步步紧逼。
美国和华为之间的交锋,还将会持续多久?
源远流长
尽管美国对华为的禁令直到去年才开始正式颁布,但其实美国对于华为的限制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
在2010年,华为参与美国移动电话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发起的网络设备招标过程中,美国政府就告知斯普林特公司尽可能地不要采购华为设备。
最终招标失败,代表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受阻开始。
2010年5月,华为意欲收购美国一家小型科技公司LeafSystems旗下的专利技术。但是在2011年,美国政府不予批准导致这笔收购交易泡汤。
到了2012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认为华为具有中国政府和军方背景。
2012年8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多国无线电子设备制造商进行了大规模的337调查,而华为就在其列。
发起337调查后不过两月,美国国会就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中认为华为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声称华为出口美国以及欧盟各国的电信设备中都留有后门,可以通过后门从中获取敏感信息。
正因如此,美国国会随后将华为放置于怀疑名单之中。并且建议政府阻止华为在美国开展投资贸易活动。
除此之外,美国还鼓励其盟友国家在电信设备采购以及使用中尽可能地减少或者禁止使用华为设备。
美国在2010年开始对华为如此照顾,一部分原因出自于此前华为在和思科的竞争中大获全胜。这使得美国重新认识华为在电信行业中所拥有的能量。
早在2002年,美国亚特兰大所举办的通讯产品展上,当时的思科首席执行官钱伯斯对华为的产品就大为震惊,认为华为未来将会成为思科的唯一竞争对手。
钱伯斯在当时看完华为的展台后,就对属下说,:“华为未来将会成为思科的唯一竞争对手”。
钱伯斯的预言没错。在此之后,华为低价质优的网络通讯设备就开始攻城拔地,极大地影响了思科的销售。
思科彼时拥有极大的中国和全球市场,在钱伯斯的带领下无往不利。但是碰到华为价低质优的策略,思科心有余力不足。很多思科的客户转投了华为旗下,尤其是在中国政府市场。
钱伯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华为。
思科于是广泛地在全球各地对华为的产品发起专利诉讼战。甚至在2003年,思科时任副总裁专程赶到华为总部,对着华为说道“停止侵权”。
与此同时,思科借助美国政府力量,四处游说政府官员让他们相信华为与思科的竞争将伤害国家安全。使得美国当时通过无形之手四处阻碍华为进入美国市场。
2003年1月,思科针对华为发起“剽窃门”诉讼,声称华为产品窃取了思科的代码,要求法院禁止华为的产品销售。
诉讼风波愈演愈烈。最激烈时,华为不得不应对来自各地的诉讼单。思科无底线的发起诉讼意欲让华为陷入法律风波,同时伙同美国政府一道制止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