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46岁的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由于遭到警察暴力执法不幸身亡。
旁观者录制的视频显示,弗洛伊德当时双手已被反铐,而一名警察却用膝盖压在他的脖颈上长达七分钟,弗洛伊德反复呼喊“我无法呼吸……”,警察仍不愿起身,受害人在紧急送医之后仍窒息死亡。
此事在美国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也点燃了许多民众的怒火,接着演变成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明尼阿波利斯市南部在27日夜出现了打砸纵火现象,28日,美国多地有愤怒的抗议者上街,并放火焚烧建筑物、洗劫商店。
警察使用了催泪弹、震撼弹和橡皮弹等武器进行压制,有一名男子中枪身亡,谁开的枪?美国媒体没有结论,只能等待警方调查。而在2014年基辅,当示威者中枪倒下时,美国媒体就一口咬定是乌克兰军警所为,并呼呼西方制裁亚努科维奇政府。
29日夜间,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了16起纵火事件,数十座建筑物损毁,一些商场被洗劫,当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停止了轻轨和公共汽车运输系统,以防止人群重新聚集。
“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抗议浪潮正向全美蔓延,俄亥俄州抗议者冲进了州议会大厦,与特警发生了冲突;肯塔基州28日夜间,警民对峙时响起了枪声,至少有7人中枪;科多拉多州丹佛市还出现了爆炸物,有两人受伤……
美国绝大多数媒体都将这些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称为“暴乱”,将抗议者称为“暴徒”,立场显而易见,外界甚至听不见抗议者有什么诉求?
去年6月,当中国香港的街头,甚至校园里出现纵火和打砸事件,社会秩序长期受到破坏时,香港警察克制到什么程度?连佩枪都差点被抢走,连子女都要被人身威胁,美国政客和媒体的矛头对准的却是香港警察。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公然为香港暴力行为打气,称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蓬佩奥则说美国也有抗议行为,香港特区政府和警队要克制自己的行为。
NBA火箭队经理莫雷是怎么说的?他说要跟香港站在一起“为自由而战”,现在他敢说跟“明尼阿波利斯站在一起为自由而战”吗?
美国现在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是快成“风景区”了,“弗洛伊德事件”只是导火索,多地抗议行为其实是受到长期压抑的怒火的集中爆发,美国媒体在2010分析突尼斯小贩自焚事件时就是这么说的。
我并不想在这里过多分析美国民众大规模抗争的社会背景,毕竟,一个对疫情死亡人数达到10万+都漠然视之的政府,你还指望它积极回应民生诉求?
然而别人家里某个地方乱了,美国却总要火上浇油,风凉话不断,一个劲喊:政府要出来对话!
自己家里“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它们却不喊对话了,直接准备开枪。
特朗普总统今天发推称:“这些暴徒有辱对乔治·弗洛伊德的怀念,我不会让此事发生。刚刚和州长蒂姆·沃尔兹谈话,军队会一直与他同在。”总统还威胁说,“抢劫开始,射击就开始。”
特朗普说的“抢劫开始”,是一个泛指,针对的是所有破坏社会秩序行为。
美国各地抗争才进行三天,而美国当局态度已非常明确:以暴制暴!
没有什么“尊重人权”可言,也没有什么“自由表达”,当局只有一个目标--恢复秩序。谁阻碍这个目标,军警就准备跟谁亲密互动。
CNN记者希门尼斯团队昨天在明尼阿波利斯现场连线,却在凌晨5点被捕,他还向警察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结果还是被一个个戴上手铐带到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