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容易故步自封、自欺欺人。
凡是符合他们既有观念的,他们往往容易接受,凡是和既有观念冲突的,他们往往一盘子否定,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思维的单一性,使他们更加固执。
7
一切以省为本,缺少开源的本事
他们经常处于物质极度匮乏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节省,一切都得节省。
他们对于节省一刀切,有的花钱是为了更好的投资,但他们分不清该花钱还是该省钱的机会,一律选择省钱。
对于他们来说,攒下钱才是最实际的事情。
关键是,他们太缺乏开源的本事了,他们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很少到学习区磨练自己,即使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机会,他们总是差一大截。
也许他们有一天回首往事会说:“哎,要是我当年好好拼一把,抓住了哪一个机会,现在也富裕了”。
8
再穷孩子也得富养,自身却极为贫瘠
他们懂得富养孩子的道理,自己吃坏的喝坏的穿坏的,但要给孩子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孩子被他们宠得像小皇帝/小公主,孩子被他们寄予太大的厚望,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只要学习好,一切都好。
孩子是他们的一切,他们完全放弃了自我成长,将来不能赚钱了,就得靠孩子养着。
他们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各种督促孩子学习、报班,孩子做得达不到他们的理想效果,他们就更加控制孩子,做得好了,继续要求孩子做得更好。
如果他们把对孩子的要求哪怕仅有一半转移到自己身上,逼迫自己去学习,逼迫自己去成长,那么他们也不会一直如此贫困。
而且他们的孩子也会形成根深蒂固的贫困思维,极大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寒门再难出贵子”,难就难在突破思维、提升认知上。
9
在琐事中永无宁日
他们很容易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中挣扎,涉及到自身和家人、亲朋好友的吃喝玩乐、各种人情往来。
任何一些小事,都可能让他们理不清头绪,对于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颠过来倒过去地想,就是想不明白。
而且在稀缺思维的控制下,他们做决策很容易舍本逐末,为了近期利益放弃长远利益。
当其他人在想方设法丰富自己人生体验的时候,他们却纠结于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动辄不稳定的情绪中。
他们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不能改变的外界和他人,而且越无能的人,越容易怨天尤人,不是怪出身,就是怪机遇少。
却不知有一些人不仅比自己出身好,而且比自己更努力。
相比于富裕的人,穷人缺少的并不局限于赚钱的渠道,还有开放的思维和独立的判断、独特的价值和优秀的能力、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
只有那些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局限、发现和挖掘自身优势、咬着牙拼命大踏步向前跑、持之以恒坚持的人,才能踢破贫穷的枷锁,开启人生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