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终,风暴吞噬了中情局的船、4个特工、潜水器和那个装满监听设备的“大石头”。
中情局后方人员,眼睁睁看着一切消失在风暴中心。
根据报道有一点特别有意思。
原本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但美国中情局和美国军方配合得并非天衣无缝,它们之间也有矛盾。
这个行动之所以在那么高的风险下进行,其实是中情局的海事部门想要证明相比海军,自己的价值更大,为自己争面子。
据说,斯坦尼克当时觉得压力很大,一方面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即便美军遍布东南亚,但是美国军方却对这个行动一无所知,因为中情局根本不想让美军知道。
上面说发布热带气旋预警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其实就是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太平洋气象及海洋中心(NPMOC)的分部,但中情局似乎没有重视军方的警报。
而且,行动失败后,中情局竟然没有要附近的美国驻军和舰船驰援,而偏偏是请遥远的日本自卫队帮忙搜寻。
结果日本自卫队赶到后,搜寻一通反馈,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甚至连一片漂浮的救生衣都没看到。
几个月后,中情局纪念墙上多出了4颗代表纪念死亡者的星星。
中情局纪念墙,每一颗星星代表一名因为执行行动死亡的特工
实际上,这件事情还有更大的背景。
1998年,克林顿时代,美国就开始强调亚太安全战略,逐渐把战略中心从欧洲移到亚太,首要目标也从俄罗斯转向中国。
2001年,小鹰号航母进驻新加坡军事基地,标志美军重返东南亚。当年“4·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就是美国战略调整的一个直接标志。虽然后面因为“9·11事件”,美国把注意力放在了反恐上,但是战略重心东移却一直没有完全停止。
奥巴马上台后,更宣称自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洋总统”。
亚太在美国战略天平上的分量越来越重。
中情局、美国军方自然都想露两手,强化自己的存在感,争取话语权。
这可以看作是美国中情局四特工丧命南海的大背景。
实际上,只要亚太、南海在美国战略上的分量越来越重,美国各方势力就不会闲着,说不准就干出出格的事。
这一点,中国要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