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拿马是位于美洲中部的一个小国家,国土面积7.5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00多人,比新加坡人口还要少。
(巴拿马地图)
在15世纪之前,巴拿马地区是印第安部落的聚集地,没有国家和文明,直到西班牙人到到达这里后,巴拿马便轻而易举的成为了西班牙殖民地。
1501年,巴拿马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属新格拉纳达总督区,自此开启了西班牙对巴拿马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
在此期间当地的印第安部落被西班牙人惨烈屠杀,尤其是印第安男性,几乎没有留下后代,而西班牙殖民者则与当地女性繁衍了众多印欧混血后代,印欧混血人种则成为巴拿马的主要族群。
(巴拿马环球小姐,看起来还是更加偏向于欧洲人)
1821年,巴拿马独立,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巴拿马成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的一个省,新格拉纳达也就是今天的哥伦比亚共和国。
巴拿马面积不大,且境内多山,种植业不发达,采矿业也也很落后,但是巴拿马的战略价值却非常高。
早在西班牙人到达这里之初时,西班牙殖民者就发现巴拿马地形狭窄的特点。
巴拿马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两侧最窄处只有65公里,开高速也就半个多小时,如果能在此次挖一条运河,就可以快速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当初征服此地的西班牙殖民地埃尔南·科尔特斯就曾提议修建运河,到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这是西方人首次为巴拿马运河开凿做准备。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开凿运河的事情一直没啥实质性进展,直到1814年,西班牙政府终于决定开凿运河时,然而却碰上了轰轰烈烈的拉美独立运动,修运河的事情又被搁置了。
等到美洲独立战争结束之后,位于中美洲地峡的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没有巴拿马,巴拿马在美洲独立战争后归哥伦比亚),中美洲联邦向美国提出援建运河的请求。
面对着中美洲联邦的竞争,哥伦比亚也急眼了,两国还是各自提出自己的方案,最后由于巴拿马的条件更适合建运河,哥伦比亚获得胜利,获得了欧美等国家的支持。
由于忌惮美国人的野心,哥伦比亚最初是把运河的开凿工作交给了法国人。1883年2月,巴拿马运河正式开工,法国和哥伦比亚都对此抱有极大的期望。
不过在开工后不久,法国人发现运河的建造难度远超之前的想象,投资越来越大,再加上美国的捣乱,法国人不得不退出了工程建设,美国人则趁机取而代之。
作为一个地跨两大洋的国家,美国极为渴望拥有巴拿马运河,因为只要该运河建成,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距离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此美国一直想永久占领巴拿马运河。
(拿下巴拿马运河,美国东西海岸的运输距离将节约了8000海里路程)
对于美国人的想法,哥伦比亚政府自然是心知肚明并明确予以拒绝。而美国则不惜策动巴拿马地区独立,最终在1903年武装策动立巴拿马独立,建立巴拿马共和国。
巴拿马在独立之后便与美国签署了《美马条约》,许诺在运河建成之后,将整个运河割让给美国,巴拿马仅仅是可以从中获取一定抽成,约每年25万美元。
到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改变了整个人类航运史,巨额的收入也让巴拿马人开始后悔曾经的决定。
在随后的将近一个世纪中,巴拿马人一直为夺回运河的主导权而独立,对此美国也在不断提高给予巴拿马政府的运河收益分成,试图缓和双方矛盾。
平行而论,巴拿马政府完全不具备运行运河的能力,因为巴拿马运河是一个船闸运河,整个运河的调度和维护十分复杂,以巴拿马的能力而言根本不足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