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
不过此人注定非池中之物,因为他顽强地活了下来,此后一路顺风顺水,大学毕业之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建筑管理局任职,再后来加入了苏共,开启了他一生的“逆袭”之旅。
叶利钦在苏联的上层领导中是以思想开放激进著称的,他曾在大会上激烈批评官僚主义和特权,被一部分人认可,而就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再后来便登上了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的领导人。
但是在苏联内部,叶利钦只是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和其余加盟国的领导人一样,充其量相当于一个部长,地位不能算高,但是如果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那么叶利钦就是总统,而且是开国总统。
老年叶利钦
从部长到总统,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是无法阻挡的诱惑,所以当苏联面临崩溃时,叶利钦是最为卖力的一个,当其掌控了俄罗斯军队而手握大权时,面临中亚加盟国的请求挽救苏联时,叶利钦毫不客气给予了拒绝,这倒不难理解其中的因由了。
叶利钦对苏联失去了期盼。
在叶利钦晚年的回忆中,他对苏联上层的腐败和特权是深恶痛绝的,整个精英阶级的背叛,让叶利钦看不到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他认为苏联的发展模式,最终只会“自焚”,于是他认为必须要打破苏联的模式才能拯救国家,而想要打破这种模式,只有“摧毁”苏联。
那么叶利钦的这种想法对吗,当然对,因为从勃列日涅夫开始,由于一味的发展军备而忽略民生,已经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后来伴随着勃列日涅夫实施的个人崇拜,苏联上层建筑中出现了一大批“蛀虫”。
叶利钦
到了安德罗波夫执政时期,就对蛀虫们挥起了屠刀,他曾号召,“向任何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更有力的斗争”,并且他倡导的反腐肃贪运动,把矛头直指官僚政权,据统计在他执政的两年多的时间里,150个州级领导人中,47名因贪污腐败被撤职。
但其短暂的改革运动随着安德罗波夫的死亡,就几近终结,所以并未从根源上解决上层建筑出现的问题,而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的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他就职时,离安德罗波夫改革仅仅只有三年左右,因为中间的契尔年科仅仅执政13个月。
这也就是说,叶利钦对于苏联上层建筑出现的问题,是了如指掌的,作为激进派的他,一旦面临机会,一定会毫不客气的“踹”苏联一脚,而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叶利钦上了西方国家的当。
苏联的解体,还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助力,而这个外部因素,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当苏联忽略经济发展时,而美国却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夺资源,以稳定经济,这让戈尔巴乔夫认为是苏联的模式出现了问题。
叶利钦去世时民众表示哀悼
于是他全盘否定苏联模式,开始向西方国家靠拢,而叶利钦同样是这样认为,在他的想法里,只要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就可以再次坐上西方国家的饭桌,既然大家能在一起吃饭,帮自己一把也是应该的嘛。
所以叶利钦认为,想要跻身西方国家的阵营中,必须先把身边的包袱甩掉,而他认为的包袱就是苏联内部其余14个加盟国,苏联最终解体了,而叶利钦也如愿甩掉了自己认为的包袱,但西方国家却一如既往的围堵俄罗斯,可以说,叶利钦上了西方国家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