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过06-07年牛市,也参与了14-15年牛市,发现牛市的上涨都是有规律性的,也确实是有顺序的。
但是细心的股民都会发现,每一轮牛市的轮涨顺序,除了券商先涨以外,钢铁最后以外,其实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先看看历史,来看一下牛市上涨的一些规律,也可以帮助大家在未来,先人一步抓到牛市带来的红利。
历来牛市轮涨顺序回顾
不管是06-07年牛市,还是14-15年牛市,都是在极度哀嚎中启动的。
所谓的极度哀嚎,指的是03-05年,12-14年都是漫长的熊市,三年左右的熊市,成交量的极度萎靡,人气明显的不足,板块的严重低估,都是催生牛市的必要条件。
资金进入市场,需要的是明显的价值洼地和上涨空间,同时,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也是很必要的。
熊市的结尾,一般是银行股为首的大蓝筹补跌作为标志。
到了牛市的初期,第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量能的放大,市场开始活跃。
虽说不是所有的股民都解套,但是对于牛市前半年内买入的股票,都会有不错的涨幅。
当有了一定的涨幅后,市场筹码就会出现松动,对应的情况自然就是成交量放大。
交易的活跃,最直接利好的一定是券商,所以牛市的急先锋一定是券商。
券商绝对不会在任何一轮牛市中迟到,即便仅仅是小牛市行情。
券商作为一个行情开始的标志,预示着行情的到来,各路资金紧随其后,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入场。
对于大资金来讲,能够入场的板块必然是大市值的,对于小资金和游资来说,会选择规模相对较小,成长空间较足的板块。
历年牛市,第一类被资金关注的,除了券商,就是蓝筹股,尤其是一线蓝筹股。
在熊市末期,很多绩优蓝筹股已经被长线资金先关注,一旦市场启动,就会出现筹码供不应求的状况,所以是被市场第一时间抢筹的。
小盘绩优股表现最为抢眼,其次是二线蓝筹会紧随其后,这个阶段其实没有太多的板块之分,各个板块中的绩优股和小盘股会相对比较抢眼。
当市场出现普涨后,一些后知后觉的资金也会跟风进入市场。
这个时候所有的优质个股已经有一定的涨幅,资金就会开始选择题材股进行炒作,因为炒作题材只需要故事支撑,不需要业绩来支撑。
因此,资金涌入的题材股开始活跃,而低价股和垃圾股因为也有部分题材的概念,而且价格较低,上涨空间大,会被一并炒作。
这个时候,权重股的第一轮涨幅会结束,进入盘整期,很多人会开始质疑牛市的级别和持续性,一部分资金会从权重股撤离,进行观望。
大牛市中,一般在犹豫和盘整之后,都会开启第二轮普涨格局,以中小盘个股的表现更为突出。
因为中小盘个股市值较小,后期拉升还有较大空间,权重股市值大,会出现滞涨。
牛市的末期,则是出现中小盘绩优股和题材股滞涨,权重股补涨的格局。
当权重股出现高位的补涨,行情进入尾声,大盘未动,小盘股、题材股、垃圾股纷纷开始跳水。
一般来说,券商是牛市的开始,钢铁和石油是牛市的结束。
牛市板块涨幅回顾
历年牛市,除了券商牛和钢铁牛占了一头一尾,中间还会有很多的板块出现轮动。
以保险和银行为首的大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虽说表现不俗,但牛市中总体涨幅是比较靠后的。
铁路、基建、水泥、石油等板块,虽说会出现轮涨,但板块总体涨幅也是弱于大盘。
06-07牛市中,涨幅最大的权重板块是有色金属,包括钢铁还有能源类,或者我们可以叫做资源板块。
除了券商,为什么会炒作有色金属,其实逻辑也很简单,因为当时没有太多科技技术类的公司,是制造加工业最旺盛的时期,那资源本身就成了价值,任何的制药加工业都需要,加上通货膨胀对于资源本身涨价的预期,价格水涨船高,有色相关企业的利润自然也会有大幅度的上涨。
但到了14-15年,制造业已经趋于平稳,资源已经不再那么稀缺,而科技兴国的主线已经非常明确了,所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科技股在这一轮牛市出现了极大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