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后,两人世界很是美满,一起逛街,一起买菜,一起做饭,一起锻炼身体。
一周年纪念日,刘大爷带着大妈照了婚纱照,大妈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张大妈的温和,勤俭,体贴让刘大爷整天笑眯眯的,不停的唱着老情歌。
刘大爷的小女儿看到父亲过得很快乐,也渐渐接受了张大妈。
刘大爷说,过了大半辈子,快入土了,才找到爱情,才知道爱一个人和被一个人爱的感觉,他感谢张大妈和孩子们。
十年的幸福生活被张大妈的癌症戛然而止了。老两口是去餐厅吃饭纪念结果十周年的,刚到餐厅,大妈晕倒了,送去医院抢救,查出肝癌晚期。
这一年,大妈六十五岁,大爷七十五岁。几天的时间,大妈老了许多,脸上看不到笑容,还不断的给大爷发脾气。
刘大爷每天往返医院和家,也累的瘦了一大圈。
大妈坚持出院,她说不能待在医院消耗,还是回家慢慢养。她提出和刘大爷离婚,大爷坚决不同意。
三个月后,张大妈逐渐恢复,刘大爷提出,带着张大妈四处旅行。
两人背着旅行包开始旅行,这一步迈出去,竟然上了瘾,两人按自己的行程规划,最终租住在了贵州一个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起了最原始的农耕生活,吃的都是自己种的,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公路,手机偶尔会有信号,基本打不成电话,只能靠发短信联系孩子们。
大妈爱上了这种没有喧嚣的日子,周围的人质朴善良,每周都到她家听刘大爷讲故事,并且带着自己的菜肉,在院子里的土灶上做饭吃饭。
逐渐的,大爷和大妈成了村里的老师,听故事的大人们变成了学文化的孩子们,没有课本,大爷和大妈自己边教课边编写课程,他们的院子成了学校,家成了教室。
等张大妈的孩子们找到这里时,已经是他们住这里两年以后了。
那天,孩子们走进山里,翻了一道又一道的山梁,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找到了大妈大爷的家。
用竹篱笆围起来的院墙,四周爬满了各种蔬菜,院子里,十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坐在凳子上,大妈指着一块黑板上的粉笔字教孩子们读,大爷在院子边的土灶上烧着开水,大妈还是那么温和,只是脸上多了笑容和自信,而大爷始终笑眯眯的看着讲课的大妈。
曾经,医生说,张大妈最多活一年,可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年多……
一晚上弄了大妈三次 50岁大妈宾馆生活照
话说,张大妈的孩子们在出村里找到了她以后,看到她快乐健康,非常高兴。但同时,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消息,张大妈和刘大爷住的房子要拆迁了,他们共同来的目的是要拆迁款还是要还建房。
大妈和大爷商量了一夜,决定要拆迁款,可问题来了,拆迁款怎么分?
大妈的意见,分六份,四个孩子每家一份,她和刘大爷各一份。为什么这样分,大妈解释说,大爷这些年一直照顾自己,如今自己估计也活不了太久,以后去医院等等后事都需要花钱,而大爷为了她,这些年都把积蓄花光了,所以必须给大爷留些急用钱。
孩子们赞同大妈的意见,共同签署了协议。
孩子们小住了几天,走后,大妈大爷的日子恢复到了从前。
房子很快拆了,拆迁款也拿到了,孩子们分文未动,都打到大妈的银行卡上。
快入冬的时候,刘大爷的小女儿来了,也是因为拆迁的事,刘大爷也学着张大妈的模式,分四份,两个女儿、他、张大妈每人一份。
小女儿顿时不愿意了,说,张大妈一个外人,凭什么分?
刘大爷非常生气,指着小女儿鼻子说,张大妈是我老伴,我的房子怎么不该有她的?
那我妈算啥?我妈最应该有,她可是跟你过了一辈子,你太对不起我妈了。小女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大女儿的意思也是不该有张大妈的。
张大妈看到一家人为了钱闹别扭,赶紧劝说刘大爷,别和孩子发火,就按孩子的意思分,我不要,我也不需要。
刘大爷的女儿压根不知道张大妈家拆迁的情况,从他们结婚以后,两个女儿极少和他们往来,原因是刘大爷住在张大妈的家里,更多的时候是大妈的孩子经常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