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在厨房上了孙媳 爷爷从背后猛烈的进入她小说

时间:2018-12-25 17:29:30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后来,所有人都开始穿买的衣服,裁缝这门手艺也就退出了生活的舞台。爷爷也就彻彻底底的失业了。不过失业的爷爷,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新门路,做生意。

  地处农村,红白喜事的时候,总有来自外乡的货郎,担着一些副食品,饼干,糖果,花生,瓜子叫买。虽然只是在固定的地方销售,倒也还是能挣点小钱。爷爷当时已是七十高龄,奶奶早已不在人世,孙辈都开始陆陆续续成家,根本不缺钱。可爷爷闲不住,还是迈着一双腿,拿出做裁缝的本事,走乡穿户赶场,十里八乡,只要那家有红白喜事,集体活动人多的地方,他就挑个担子,去叫买。爷爷做生意,从不以次充好,也不短斤少两,更不会斤斤计较,遇见熟人,孩子,还会抓一把瓜子,或者塞几粒糖果,每次回来算账,利润那是少得可怜,很多时候还要亏本。

  后来随着小卖铺的兴旺,挑卖的货郎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爷爷也就断了那份挣钱的心思。

  我们总以为,这下爷爷应该会闲下来,可过了一段时间,爷爷又找到了新的活路。

  扎棕扫把。在老家,山上大把的野生棕榈树,一般没什么用处,但用棕树皮扎扫把,那是一流的好材料。棕树皮扎的扫把,结实,耐用,扫地也干净,一般能扫个年把不坏。

  爷爷是裁缝,缝衣服是他的拿手活,扎扫把的原理与缝衣服区别不大,爷爷终于在丢失多年的裁缝手艺后,又找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爷爷自制了一根大大的铁针,用收录的包装带做线,配上老虎钳,铁丝,铁锤,把从山上剥来的棕树皮加工成扫把。几乎所有的日子,爷爷都在认真的扎扫把,但买出去的时候却是极少的。

  我们一大家,我们的亲戚,我们一条村的,几乎家家都有几把爷爷扎的扫把。甚至在爷爷过世几年后,偶尔也会在别人家里碰见爷爷扎的扫把。

  爷爷如当年做裁缝一样,认真扎着他的扫把,一天到晚,也扎不了两把,不过,他扎的,不但样子好看,也特别称手,既结实又耐用,碾压其他一切材料做的扫把,包括在商店里买的那些。

  只是因为担心棕榈树太高,爷爷都已八十高龄,怕有什么闪失,尽量提醒他要注意。或者我们外出遇见棕榈树,也帮他剥回。用过他扫把的人,都说好,弄得好多人托人过来,要买爷爷扎的扫把。

  爷爷最后的几年,除了吃饭,几乎都是在扎扫把的日子里度过。只是在最后倒床不起的几个月,才停下来,甚至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他曾经应承过别人的扫把。

  爷爷最后活了九十三岁,成了我们那条村,甚至是十里八乡最长寿的人。可谓真正意义的寿终正寝。

  爷爷是裁缝,他的“装老衣”是自己做的,做了很多年,也存放在箱子里很多年,遇上每年的六月六,晒龙袍的好日子,他总是会拿出来,挂在太阳底下暴晒,完了会用塑料袋装好,整整齐齐摆放在奶奶的陪嫁木箱里。

  爷爷躺在“万年屋”的时候,我很仔细的看过那件爷爷亲手,给自己做的“装老衣”,黑色的绸缎面料,不但做工精细,而且合身得体,穿在爷爷的身上,把矮小的爷爷衬托得高大威猛,特别是针距,疏密有致,平滑整齐,体现了一个学艺五年,缝制一生的老裁缝的手艺。

  只是有一点不圆满,犹如爷爷的裁缝手艺一样,不能做到最后。爷爷上山的时候,长长的送葬人群里,少了因为意外先他一步的伯父与母亲……

标题回顾:爷爷在厨房上了孙媳 爷爷从背后猛烈的进入她小说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