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游乐区的一个小门出来,我一向对东南西北弄得不太清楚,感觉上应该是西南角,正好遇到几个老爷子在冰上抽冰嘎,大冰嘎有一个象印水杯那么大(又给象印打一次广告,谁让她是我的VIP客户呢),用赶马车的鞭子去抽打,冰嘎就永远不会停歇地在冰上旋转起来,每当它要失去平衡快倒下来的时候,老爷子们就再给它一鞭子,啪啪啪地鞭子声格外清脆,象鼓点更象警钟,警钟长鸣人生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啊。
给儿子花15块钱买了个小冰嘎,这小子不亦乐乎地玩了起来,一玩就玩到了下午两点多,我几次催促他去吃午饭都不肯,最终被我连哄带骗地说服了,条件是吃完饭回来接着抽冰嘎,冰雪大世界不去了留到明天(4号)再去。上了堤坝穿过马路,找到了一家砂锅坛子肉的店,点了一份坛子肉和菠菜羊肉,给的分量太少不说,而且味道极差,儿子说坛子肉太咸了,菠菜羊肉羊肉只有两小片,不过你没办法对一家快餐店提太多要求,两个菜不够吃又加了一份汆白肉,结果白肉竟然是腌制过的腊肉。
草草吃完了中饭,我们又在就近的小商品市场买了两双棉鞋,回到松花江上继续抽冰嘎,连卖冰嘎的大妈都说“你们这孩子有种!”东北话叫尿性,一个冰嘎抽了三四个小时,而且乐不思蜀。抽冰嘎的大爷说“这小子不错,抽得挺好。”已经接近下午四点钟了,哈尔滨天黑的比较早,温度也开始越来越低,我们开始往回走,按照我的计划走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然后搭公交车回酒店,反正那个位置离公交车站非常近。夜幕下的哈尔滨非常繁华,我边走边想“怎么就说东北经济不行呢?”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如果只看高楼大厦比我们苏州还要繁华啊,而且发展旅游业,不是挺好的吗?这段纯属我的胡思乱想,看游记的小伙伴可以跳过。
儿子管圣·索菲亚大教堂叫做洋葱头大教堂,我观察了一下确实塔尖做的象一个洋葱头。这次旅途中我发现小家伙虽然看似漫不经心的,他的观察力还是挺强的,因为我主要是打滴滴出行,他就说“爸爸,你有没有发现每个车都喜欢挂一个小葫芦啊,他们为什么要挂葫芦啊?”“葫芦福禄”挂葫芦就是寓意很好的意思。他又说“爸爸,我发现你有个弱点,那就是你每次上车都看手机结果都没观察过车上挂的葫芦”。圣·索菲亚大教堂正在装修,只能围着广场走一圈,这就已经足够了,因为儿子说这是哈尔滨之行最最重要的目的了。
我这游记写得有点象记流水账的感觉,不过且随他去吧,流水账就流水账吧,毕竟我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是为了记住,如果能对一些人有所帮助的话就更好了。补充两点:1、冰嘎其实就是冰上陀螺,我觉得比我儿子花钱买的那种陀螺好玩多了,只要苏州温度在零度以下冰面结冰,回苏州我们可以接着玩。2、今天已经是1月5号了,中午返程回苏州了,赶紧把三号的游记补了,回头再把四号的补上,这样才不会淹没了哈尔滨之行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