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你快进来妈要撑不住了 嗯呐儿子别磨了快进来 儿子妈以后只让你一个人禽
三间屋的楼房,他们买命的清洗,掸尘整整忙活了一天,累得俩人直不起腰来,他们还是不满意,又把儿子房间里的书桌,椅子,床擦洗了一遍,把儿子书柜,衣厨整里了一遍,铺上刚刚晒好的堑被,晒好的被子整齐的叠放在床上。此时夫妇二人站在园子里,看着干干净净的房子回心的笑了。一切都完工了,就等待儿子回来,大年三十一家开开心心的在家里吃年夜饭。
儿子读大学,读研究生,工作离家有十年了吧,儿子说了要接父母去他的城市住,他们不同意,北方城市气候与南方差距很大,水土不服,冬天特冷,上了年纪了特别怕冷。冷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病。他们没有去,老夫老妻的还是故乡好,故乡有老同事,老朋友,邻里隔壁大家认得,也亲切,说句话放便。
人老了总是需要周围的亲近,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亲不亲故乡人,幼小伙伴玩起来特有感情,他们喜欢幼小住惯了的故土。这里的一草一木特别的亲近。谁也不喜欢远去那陌生的地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儿子说的也诚恳,儿子当然是不放心二个老人离他太远,有个小病小灾也叫应不上帮不上忙,他是希望把自已的父母带在身边,工作学习放便很多,也不用常常的牵挂,但他们俩还是留在了故乡。
晚上他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本地的新闻,火车票.飞机票可以在网上买了,也不知儿子的火车票,飞机票买了没有,儿子在东北的一座城市的海关工作,也许是职业的不同,儿子很少有假期,常常要加班加点,这么多年的工作,不知交上了女朋友了吗?这是他们俩最为关心的事,他们都六十多了,很想抱个孙子乐乐!不知道儿子能如他们所愿带个儿媳回来。
他们看着那些老乡亲,老同事,一个个都抱上了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看着他们的天伦之乐,心里慈生出欣慕之情,他们也希望自已早点抱上自个的孙子呀!眼见得年关越来越近,老两口常常依俟在门口望着大路的方向远瞭。
心有所希,人有所依,也许是年纪大了,那种渴望思念更加强烈,年轻时没有这种心里状态,每天蹦蹦跳跳在外工作,从未有过这种依盼的思念。看来老了没什么盼头,一不需要生活工作奔波犯愁,二不需要为升迁而去努力,三不需要为钱而愁。现在只有身体最重要,只为儿女的幸福在牵挂。他们每天面对面的就是同一个问题,儿呀早点回吧,最好给带个媳妇回来。
他们从大年二十盼到大年二十七,他们与往常一样伫立在门前,伸长着脖子往前望,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箱包在前走过时,还以为是儿子,赶紧两步朝前,近前一看不是儿子,便象霜打的茄子一样往回走。心里不停的在念叨儿呀该到了,今天已大年二十七啦。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在古代,现在虽不用去担心儿子的生活,工作。每个有常识的人都懂,只要自己勤劳努力奋斗不会为生活发愁,他们担心不是儿的生活,是担心早早回来,看看儿子的容貌胖了还是瘦了,也听听儿在外面许多奇闻趣事,国家的许多不为我知的大事。虽然有报纸电视,有很多的新闻自已还不知道,儿子每年回来他都会讲他们海关的许多新闻。
还有这个妈,在年暇里给儿子准备了好多儿子爱吃的东西,儿子喜欢吃糯米做的芝麻红糖馅的羊梅。还有芝麻馅汤圆。爱吃沙锅蒸鸡,糖醋排骨,咸菜冬笋馅的豆腐包等,儿子喜欢吃的她都已备齐了。
现在儿子大了,是国家干部,小时候过年常为在老父亲面前吵着买小的甩甩炮(盒装的小爆竹),还要买咝咝发光小礼花炮。儿子喜欢什么父亲总是满足他,过年啦,孩子玩得开心就好,童年的儿子总是那样讨人喜欢,儿子幻小就文文气气,不会武来,也不淘气,有要求就向父母伸手。儿子从一年级到高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也没有参加过补习班,在初中到高中都是学校免费读,为这个家赚了很多的书学费,他们一直为儿子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