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媳妇觉得自己在家就是个外人,而婆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婆婆不仅掌控了他们俩个的生活,还干扰了原本两个人的私人空间。
媳妇认为他们应该在外租房生活,(房子是婆婆买的,老公认为没钱租房,其实钱只是在婆婆那里),有一点的物理距离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不愉快了。这便是问题的根结所在。
乡村留守婆媳共用一个人小说 婆媳二人先后怀孕 婆媳姑嫂连环战
专家直指男嘉宾的愚孝,并称又不是因彼此外遇,此事解决很简单,他指出两点婆婆的不是:
一,婆婆不该侵犯他们的生活隐私权和干扰夫妻正常生活。
二,不该拿不属于她的财产,因男嘉宾的工资是夫妻两人共同的财产。
最终专家为了调解,给了两个建议:
一,是建议夫妻俩个采纳媳妇的建议租房住,经常去看一下老人,这才是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二,是婆婆将财政权交回给儿子或者媳妇。
最后婆婆想到自己孙子如果因为自己没有了爸爸或者妈妈,就觉得可怜,便同意了这场调解,夫妻两人也和好如初。
这个故事其实是中国很多婆媳关系的微缩版,因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甚至破裂。
虽然这个例子不多见,我也没有这样奇葩的婆婆,但是依然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所以在结婚前,拥有小两口自己的一套房子,拥有经济独立极为重要,经济不独立的基础上,婆媳关系的恶化就有了进一步生根发芽的空间。
据我所知,国外婆媳关系并没那么复杂,她们无论婆婆还是儿媳妇都崇尚个人主义,尊重个人隐私,子女18岁,父母便不再操持子女的生活及其他,也没有结婚必买房一说,更没有经济纠纷问题,夫妻不在任何地方依靠父母,也就不存在父母想揽权在身。
婆婆们也不会因你生了她的孙子就一辈子义务给你带孩子,她们更主张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这是身为父母才有的义务,她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可以随老伴来个夕阳远游,或者去老朋友家串串门等,可以说是非常懂得享受晚年的休闲时光了。
反观中国,中国长久以来推崇的是群体生活,远古时代如此,后期的四世同堂家族主义更是标配。大部分中国人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产物,房子也是自己买的,甚至很多年轻人要依靠老人的财产生活,所以即使孩子老了也有自己一半以上的归属权。
孩子结了婚,老人家自自然然就住了在孩子家,不懂隐私也不懂现代人需要个人空间,没有自己的圈子,目光全部聚焦在子女家里。因以前习惯了操持整个家,所以婆媳长期住一个屋檐下,由生活习惯,三观,育儿理念等不同造成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便更想占据领导权。
再说话子女的教育问题吧。就如朋友家,婆婆的大媳妇是以事业为主的女人,整天工作,便很少时间管教孩子,婆婆便要说了,孩子都不管一管,只知道上班,孩子多可怜啊。而大媳妇也不甘示弱,你天天带孙子,孙子带得这么不听话,都是你的问题。
你能说她们不对吗?大媳妇尽管是上班去了,没太多时间教育孩子,可是她赚了钱,她经济是自由的,有钱便不用低人一等不是吗?于她百利无一害。只是她不应该责怪婆婆没带好,万事有得必有失,总不能什么好处都你尽占了去,该体谅才是。
婆婆也没错,自己毕竟是老一辈了,老一辈的教育方法原本有失偏颇,再加之总是一个人带孙,也没人及时纠正,多少会有很多教育缺陷问题残留。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婆婆们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养老了又要带孙,都不容易。可这不就是很多中国女人的命运吗?一辈子到死也不能真正停歇拥抱自己,一辈子的理想被动又主动的绑在了家庭上,着实可悲!
她们想的很简单,就是奉献和照顾孙子,吃饱喝好陪玩,孙子继儿子后成了自己的另一精神支柱,顺便再操持子女的家。
这还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作怪,包办婚姻以前都是正常不过的,现在虽不包办婚姻,但现如今子女的下半辈子又何尝没包办呢,累得其所罢了。
智慧女人的婆媳相处之道则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