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
此刻,这句话用在莹身上最恰当不过。是啊,生活清苦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心里面幸福就好!
现在,莹在一家公司当采购,老公和小叔子经营着档口生意,婆婆帮忙照看孩子…日子就像上了发条,每个人都不轻松,但每个人都内心富足且美满着。
对于她弟媳的离开,我并不觉得该予以指责。
小叔子只让你一个人捅 开车我坐在小叔子身上小说
两个人的思想层次不在同一水平上,学识、认知和三观都不在同一频道,分开是必然!
弟媳18岁跟了小叔子,她轻浮爱玩思想各方面都不成熟,小叔子稳重踏实一心想着安稳过日子,婚后心里落差之悬殊,也许只有当事人明了。
同样是十八九岁,莹之所以能够与老公恩爱如初相伴未来,是因为他们都是务实之人,能够吃苦耐劳,有共同的目标,一心想着创造彼此美好的未来。
即使生活艰辛环境恶劣,也不曾动摇内心的美好蓝图。
弟媳恰恰相反,内心浮躁,想要得到更好的,却不愿脚踏实地,内心想着别处的风景,当下越过越糟心。
丽萍是一个普通公司的售货员,老公是一个出租司机,两个人生活还算和谐,但是丽萍和婆婆的关系却一直不是很好,丽萍就是一个普通家庭,老公也是一个普通家庭但是家庭条件不如丽萍家,从条件上来说丽萍完全是配得上的,但是婆婆就是总是挑刺,从最初见家长的时候,婆婆还是比较满意,但是问完条件后,就有些不太满意,丽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了就不断改变自己,逢年过节就送礼物,多做家务少做事,在丽萍的努力和老公的坚持下,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但是当时婆婆并没有给很多聘礼,本分朴实的丽萍也没有过多在意,觉得自己找了一个疼爱自己得老公就可以了,并且老公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两人虽然清贫,但是却很努力,一起工作几年凑凑补补也凑够了首付,这时婆婆也送来了几万块钱帮助他们一起买房,丽萍觉得很感动,觉得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婆婆的认可,从此对待婆婆更加尊重,经常给婆婆买这买那的,也没舍得自己花钱。
事情发生转折的一件事情是公公的过世,公公的病情是已经很多年的旧疾了,在婆婆的照料之下,也算过了一个安稳的晚年,在公公过世后,就是婆婆一个人生活了,小叔子长年在外地,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婆婆的生活更多是丽萍一家来照顾扶持,丽萍夫妻有些稳定的收入来源,又精打细算的来过日子,钱财也算够用,并没有特别去计较钱的得失,随着时间流逝,婆婆的年纪已经越来越大,为了婆婆的安全着想,两家人开始在一起商讨婆婆晚年归属的问题,经过讨论决定,小叔子家出钱丽萍家出力,随后婆婆就搬到了丽萍家,丽萍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就照顾婆婆洗漱,忙碌也算充实,小叔家也按时打钱,但是一次在无意中听到婆婆和小叔的电话却让丽萍有些难以接受,婆婆在电话中询问小叔子上个月的钱打过去了么?
丽萍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叔家每月给的钱竟然是婆婆给的,可是婆婆却没给过自己家什么补贴,丽萍此时心生不满,私下和老公讨论此事,但是老公却说,婆婆一直都是偏爱小叔子的,当时生小叔子难产,所以身体娇弱,一家人从小就惯着小叔,但是丽萍却是不满,为什么一家人要两家看待,何况自己待婆婆也不薄?
心里有了矛盾以后丽萍对待婆婆就有些心不在焉,而一次婆婆找要穿的衣服时,没有找到,在洗漱间看到还没有洗的衣服,就说丽萍懒惰,不如人家媳妇勤快,丽萍有些气不过就说婆婆也没把自己当成媳妇,还私下给小叔子钱,婆婆却回应到,钱是她自己的爱给谁给谁,用不着丽萍多管闲事,丽萍气不过就让婆婆去小叔子家,反正自己什么也没有,但是婆婆却说这房子自己也出钱了,有自己的一份,想赶她走没门!这让丽萍很是窝囊,却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