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的人会逗她说:“金爱儿,让你爸爸买新衣服给你穿,穿上花衣裳带你去北京!”
她小嘴一撅说:“我才不要花衣裳,我要书包,背着书包去上学!”
所以,母亲非常疼爱姐姐,在回娘家的路上,姐姐说:“妈妈!你看路边的花儿好美!”
“嗯!”
“你看棉花好漂亮!”
“嗯!”
“你看树叶儿好看!”
“嗯!”
“你看小草好绿!”
“嗯!”
她们就这样对着话,一直走到外婆家。一进外婆家的门,细舅(小舅)发现姐姐脸烧的通红,抱着姐姐就去找费郎中(当时有名的中医)。
费郎中把脉后,对细舅说:“你姐这孩子给当误了,没有救了!”
细舅求他,无论如何要开一付药,死马当成活马医。费郎中开了药,他说:“只怕是喂不进去了,回去赶快煎药,吃吃试一试吧!”
药煎好了,但是怎么也喂不进去。姐姐两只小眼睛泪汪汪地看母亲,细声说:“妈妈!我要回去!”
母亲说:“天亮了,我们就回家!”
天刚蒙蒙亮,母亲背着病重的孩子回家,走到山梁时,姐姐突然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说:“我想爸爸!爸爸回来了,给我买书包,我可以上学了!”
母亲每当说到这儿的时候,会停下手里的活儿,放声大哭。(今天,我是流着眼泪写这一段。因为,吃午饭时,母亲又提及姐姐的故事,失声痛哭的吃不下饭。姐姐已经走了63个年头了,母亲想起姐姐依然是那么伤心。)
姐姐回到家里后,一直躺在床上,高烧不退,不停地抽搐着。枣儿大姐见母亲伤心地哭不出声音,就对姐姐说:“好孩子!知道你舍不得走,看你妈那么伤心,你还是早点走吧!免得她更心痛。”
一直到天黑,她抓住母亲衣袖的小手终于松开了。她离去时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63年后的今天,母亲依然记得清晰。
她说起姐姐的故事,如同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姐姐夭折了以后,母亲特别伤心,怨恨爷爷很长时间,也不想理他。时常跑到姐姐的小坟堆那里哭泣,有时会匍匐在小坟堆上痛哭的睡着。爷爷也很后悔,但是世间没有后悔药。
爷爷也怕母亲哭坏了身体,就想出一个办法,在通往姐姐小坟堆的路上种满了野蔷薇。等到第二年春天,那里开满了一片白色的蔷薇花,小坟堆也就藏在花丛中。
母亲只能远远地看着那片白色的蔷薇花,心里的伤痛无人知道。村里有人在背地里议论说:“三婶儿的心都让那孩子带走了!心痛的都不会生孩子了。”
有些好心人,安慰母亲说:“那孩子是来讨债的,不要太伤心了。”
深山贫穷子配母淑芬 母亲要嫁给我为我生孩子
她会大嗓子吼叫着说:“不是讨债的!是错死的!”
奶奶很关心母亲,问她:“要不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
母亲提着包包,站在山岗上远远看着那片蔷薇花,然后走了,一出去就是两年。她没有回娘家,而是进了钢铁厂当工人,在那里拼命干活,干着男人干的工作,还当过炉钳工。由于,她工作出色,在那里入了党,还当上了团委书记。
这时候,爷爷奶奶老了,生活无人照顾。爷爷给父亲写信说:“你上大学几年很少回家,金爱儿死了,英姑也走了,她不要我们两个老的了!
当农民的儿子不养老的,上大学的儿子也不管老的!你如果有孝心,就回家把英姑找回来!”
父亲回来后,去钢铁厂找母亲,请她回家乡村务农,好照顾父母双亲。母亲这时对家庭已经是心灰意冷,不想回去,就对父亲说:“爹说过了,你大学毕业也不会要我!我们的孩子也没有了,还不如趁早算了。”
父亲对母亲表白说:“我不会当陈世美,也不会做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你回去孝敬双亲,我感激都来不及,怎么会变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