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沉沦的教室h全文阅读 h教室停电嗯不要放开我 放学后运动短裤和教室
火葬场建在远郊的地方,临近初冬,树木萧瑟,半人多高的荒草在风中呜咽着,尚未修好的马路不时地扬起灰尘,汽车所过之处浓烟滚滚,火葬场米黄色的围墙在浓烟中时隐时现。失去亲人的人们在火葬场里像一群黑压压的蚂蚁顶着白色的触角行走在空旷的野地里,一会儿聚拢、一会儿走散,急促或是抑扬的哭声像是一只巨手压在胸前,让人透不过气来。
一群人从遗体告别厅跌跌撞撞地出来,走在最前面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被亲人架着就要瘫倒在地,她撕心裂肺地哭着、喊着,“妈妈呀,妈妈呀”。西面墙角处,一群人在烧着逝去亲人的被褥和花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跌坐在地上,呼天抢地地喊着“儿呀,我的儿呀”。火葬场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逝去的人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了无牵挂,卸掉了一切伪装,纯真而安详,生前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如一阵清风飘散在空中了无痕迹。只有尚存于世的人们还在泥沼中挣扎、奢望、哭泣,左手握着彷徨,右手牵着希望,眼里含着泪水,肩上扛着责任踟躇前行。
兰华坐在轮椅上,静静地看着哭天喊地的人们,眼前是寂静的世界,一张张悲戚的脸不断地在她眼前闪现,但奇怪的是她耳朵里只听见寒风呼啸的声音和心底涌起的叹息声。她静静地躲在火葬场的停车场里,一阵阵扬尘落在她的身上,此刻,她像一具雕塑镶嵌在轮椅里,眼里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下来。她的腿上放着妈妈的骨灰盒,刚烧过不久的骨灰透过木质盒子将温度浸润在她身上,让她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享受着妈妈最后一丝的温暖。“闺女,天冷,妈妈把这个项链放在被窝里暖和了,不冷,快戴上吧”。兰华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项链没在,没有了妈妈,再也不会有人在每天早上给她戴上有温度的项链了。
兰华直到快天黑了才从火葬场里出来,初冬的天气是那种干涩的冷,刺骨的寒。兰华由于长时间呆在野外,身体都快冻僵了。她奋力地在来来往往的车流里穿梭着,轮椅像是她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她的手势流畅地转动着。正在这个时候,她的手机滴滴地叫了起来,她想会是谁呢?爸爸在几年前去世了,相依为命的妈妈也走了,她没有兄弟姐妹,在她因交通事故造成高位截瘫后也几乎与朋友断绝了关系和来往,现在她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了。正在她想着的时候,手机依然滴滴地叫着,兰华将飞快的轮椅戛然而止,一辆汽车尖叫着从她身边飞驰而过,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MD,你不要命啦!”兰华用手捂了一下眼睛,连忙抱拳向司机合掌道歉。手机依然执着地叫着,兰华这才掏出手机一看,心砰砰地跳了起来,原来是“赤身L体的猫”。
“赤身L体的猫”是兰华的QQ好友,在QQ上整整陪伴了她两年。自从兰华两年前遭遇爸爸病逝和交通事故高位截瘫后,逐渐上升的演艺事业随之停顿下来,她每天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写日记、摔东西、白天睡觉、晚上唱歌,疯狂了半年后,她突然发现妈妈的头发全白了,脸上布满了像核桃似的皱纹,妈妈是从什么时候头发白的呢?兰华内心喧嚣的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她搬到妈妈的房间每天和妈妈同吃同睡,夜里把头拱到妈妈的怀里撒娇,妈妈总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后背,“大夫说啦,脊髓神经突然受压,如果坚持锻炼会好起来的,真的,妈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妈妈每天都这样说,兰华每天都这样听,眼泪默默地在眼眶里打转,她想,“不会好啦,真得不会好啦”。但她总是抱着妈妈的脖子说,“会好的,我会重新站起来的”。
兰华每天上午在妈妈的陪伴下到康复中心训练,下午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到邝中华老师那里练声,晚上除了写写东西就是寄情于QQ聊天。QQ世界就像一个无形的磁场一样吸引着她。当她第一次出现在QQ上时,“赤身L体的猫”马上加了她好友,奇怪的是他们没有任何过度,就像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熟络起来。兰华的QQ名叫“空谷幽兰”,他就在QQ上叫她“兰花花”,她不再叫他“赤身L体的猫”,而是叫他“猫王”。他说他是一名北漂歌手,在歌厅驻唱,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是每天不会有大量的时间上网,只能每周三晚上才有休息时间。她说她是一名刚刚离婚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孩子,而且没有固定的工作,目前靠写作维生。两个人在虚拟的世界里久别重逢,就像刚刚堕入情网的少男少女一样情难自禁。“猫王”在网上无数次地向“兰花花”索要手机号和微信号,“兰花花”每次都巧妙地婉拒他的要求,兰华想,当有一天她的“猫王”知道她是一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猫王”一定会离她而去,所以,索性在虚拟的世界里沉醉下去不问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