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圣林夫妇连连称谢,目送道人离去。
秦英:"圣林哥,给我们的儿子起什么名字好呢?"
廖圣林:"易经有云,天地乾坤、起承转合,万变不息、承风一统。承风,廖承风。"
秦英:好,我们的儿子就叫廖承风。"
廖圣林:"英妹,快让我听听我们的儿子在干什么呢?"说完就把耳朵趴在秦英的肚子上听声音。
廖圣林:"儿子,我是你的爸爸,听到我说话没有。"不一会秦英的肚皮传来"咚咚咚"回答,廖圣林高兴的象孩子似的跳了起来。
廖承风出生时,此子天赋异禀,聪明盖世,天堂饱满,地阁方圆,眉清目秀、颜值俊朗,体重8.4斤,一看就是好福相之人。
孩童时代的廖承风孔武有力,喜爱舞枪弄棒,不是把这个小朋友胳臂弄断了,就是把那个小朋友腿踢折了,弄得孩子家长来找,自然廖圣林夫妇出面调停。
廖圣林学习很好,作文文章一直都是满分,颇得老师欣赏,喜欢读书,有零钱就购买书籍看,什么类型的书籍都喜欢看,那时流行香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他更是爱不释手。
同学陈明的父亲小说很多,廖承风常去同学家玩耍,有时陈明就把书借给廖承风看,廖承风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也都给陈明,两人初中时是最好的朋友,《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小说廖承风已经达到倒背如流,过目不忘的程度,记忆力惊人。
廖圣林夫妇没有时间管理廖承风,也为廖承风自由成长提供了良好空间,这时他们的生意是越做越大,生意拓展到中国江浙一带。
廖圣林夫妇把道长当年留下的书交给廖承风,廖承风如获至宝,修炼了《武当内功太极》功夫,打下了良好的内功基础。
武当内功太极系根据武当山道教所传的养生功法及武当派内家拳术的拳理,采用“九圈十八势”功法,进行动静兼备、内外兼修的一套防身御敌的上层功夫。
它既具有太极拳如行云流水的潇洒飘逸之神韵,又具有气功疏通经络以调和气血之效能,二者相辅相成,此套功法运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导引术和吐纳法,结合肢体运动来疏通人身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通过“练形生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四个环节来调和气血、舒张百脉,尤其能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良好锻炼,达到防身御敌程度。
那时流行《武林》杂志,他经常和同学何大军总是学会那里面的招数后,就在学校沙堆上演练对打,何大军身体灵活,练习鲤鱼打挺和弹腿都比较厉害,两人是最好的武术锻炼朋友。
后期廖承风修炼了广西武警总队总教官莫文丹的《大力金刚掌》,满院子的红砖都让他祸害了,达到了掌断红砖如泥的地步,掌力雄浑有力,发力快脆、速度惊人。练习《峨眉排打软功》达到全身不畏棍棒击打,抗击打能力超强。
通过功夫锻炼,廖承风达到了一定功夫高度,一般三四个人近不了身程度,一次一个女同学被社会闲散人员纠缠,被廖承风遇见,三拳两脚把那3个人打跑了,随后那三个人纠集一些人来学校围攻廖承风,都被他打进了医院,一下全校人都知道他功夫了得,深藏不露。
同学陈明:"小风,你这么好的功夫身手,加上文笔还好,你试试写小说吧!"
廖承风:"陈明,可别取笑我了,我哪有那个本事。"
陈明:"不开玩笑,你做做看,我支持你。"
廖承风:"好的,我试一试。"
寒假完成作业后,廖承风就开始了小说创作,写了一部《群侠英雄传》,小说写的是主人公为父母报仇,苦练功夫,除霸安良,匡扶正义,最后成为一代宗师的故事,但由于总总原因,小说一直没有完成就搁浅了,也是一件人生憾事。
廖承风到高中读书的时候,对霹雳舞很狂热,他接受能力强,爱好广泛,很快痴迷上霹雳舞,而且学的技艺精湛,在一次班会上大展身手,赢得了不少女同学青睐。
那时流行燕舞双卡音响,街头三无成群的霹雳舞风行,舞曲声音一响,吸引无数人观看,一阵霹雳舞旋风,风靡一时。
夏天的时候,全市运动会要求学校进行团体操汇报表演,廖承风几个同学的霹雳舞被定为团体操里面的一项内容来表演,获得了团体操汇报表演第一名,从此名声大振。
那时的霹雳舞很丰富,简单的有机械舞、太空步、擦玻璃、拉绳子、高难度的有风车、转膝、虫爬行、驴打滚等都做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