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啊好大好深好烫撑满了 深一点在我里面使劲搅 恩好深撑得含不住了
秦丹丹一直都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意,从上小学开始,她一直闹着让她爹老秦给她改名字。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父女俩的对话是这样的:
秦丹丹:我不喜欢丹丹这俩字儿,你得给我改名字。
老秦:咋啦,这俩字儿多响亮,人家一听就记住了。
秦丹丹:我不管,你不觉得这两个字很土吗?那你咋不给我取名叫山丹丹呢?
老秦:废话,你爹我姓秦,你也得姓秦啊。
秦丹丹:我就感觉在取名字方面,我爷爷就比你有水平。你看我大伯叫秦伯游,你叫秦仲游,我三叔叫秦叔游。多有历史底蕴,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书香门第,也能分清谁是大哥,谁是老弟。我这个名字啥都凸显不出来。
老秦:咱家就你一个孩儿,你还分个啥伯仲叔季的啊。
秦丹丹:我怎么就跟你沟通不了呢?我不管,要不找个算命的给我改也行,反正得改。
老秦:人家别人家孩子都是自己爹给取名字,从来不嫌弃自己的名字。我小时候,大院儿里还有叫二丫,石蛋儿,狗剩的呢,这名字能凸显啥,人家不也都喊的好好的。
秦丹丹:那你说你咋想的啊,这是我的大名啊,为啥这么草率?怎么说也得翻翻字典啊,听着霸气一点的名字也行啊。
老秦:咋地啦,你是觉得秦字典或者秦新华比秦丹丹还好听?想要霸气一点的是吧,要不给你改名叫秦始皇,你看咋样啊?
秦丹丹一时语塞,嘴越来越扁,脸越憋越红。于是整个胡同就想起秦丹丹悠扬的哭声,哭声还掺杂着一些杂音,模模糊糊的听着大致意思就是,秦始皇是男的之类之类的吧。
街坊邻里实在听不下去了,于是都过来劝。
邻居张婶儿说:老秦,你咋又把你闺女惹哭了啊,这么大人了,就没见过你这么不懂事儿的爹。
胡同口儿老赵头儿说:丹丹,别哭了,上爷爷这儿来,爷爷这儿有水果糖,乖昂,一会儿爷爷去给你爹一拐棍儿。
老秦就站在门口一边笑呵呵地听着邻居们的数落一边说,丹丹这孩子,就让你们给惯坏了。
秦丹丹哭的鼻涕泡都破了,最后去赵爷爷那儿拿了水果糖,觉得自己在群众基础上赢了老秦,才跟着老秦回家。
后来秦丹丹想开了,丹丹就丹丹吧。反正老秦是铁定不给她改名,这辈子就认命了。
到后来秦丹丹再介绍自己的时候,开场白都是这样的:你好,我叫秦丹丹,秦始皇的秦,宋丹丹的丹。听起来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明星效应,有古今合璧的霸气既视感。秦丹丹为自己的才华点了一万个赞,虽说老秦取名字这方面先天优势不强吧,还好我秦丹丹后天努力靠谱。恩,不是靠谱,是非常靠谱。
秦丹丹从一出生,家里就只有老秦和她两个人,据老秦的回忆讲述,秦丹丹的妈妈在生她的时候难产去世了。
秦丹丹对妈妈的印象,只停留在一张老秦和妈妈的黑白照片里。
秦丹丹从来不问关于妈妈的问题,因为她怕老秦伤心难过,把他老婆去世的这个责任推到秦丹丹的身上,她可顶不了这么大的雷。还有就是,家里没有女人的磨磨唧唧,简直不要太清净好不啦。这方面,她在自己唯一的闺蜜艾一蕾的身上,那是看的一清二楚。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饿,是你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恋爱,是你妈觉得你恋爱;有一种朋友,是你妈觉得是狐朋狗友。
秦丹丹在艾一蕾妈妈眼里不是狐朋狗友。这还多亏了老秦,因为老秦是民警,艾一蕾的妈妈一直说,警察叔叔的孩子,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呢。秦丹丹每次听到艾一蕾妈妈这么说的时候,眼皮都快翻到天灵盖儿上去了,好吧,谁让你是艾一蕾的妈妈呢,我就权当好话听了。此时此刻,秦丹丹还得在心里感谢老秦一番,多亏了老秦,才没有让秦丹丹失去唯一的友情。
艾一蕾经常跟秦丹丹说,我要是有你这么个爸爸该多好,我爸在我们家里就是墙头草,我妈说啥,他都说好好好,搞的我一点人权都没有。
秦丹丹说,恩,反正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锄奸扶弱,替天行道,我们俩各司其职,这么一说,原则上也算给和谐社会主义做贡献吧。
秦丹丹的学习成绩,老秦从来没操过心。用老秦的话说,就是家有学霸,风景如画。不过这个话他也只跟秦丹丹说说。因为一般情况下,在外边的时候,老秦和同事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