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我们在谭刚宿舍里搜出了那把造型十分漂亮的匕首和一部手机。
手机是张小琴的,匕首的刀柄缝隙中做出了死者张小琴的DNA,这下证据确凿了。就算证据板上钉钉,大家还是很难相信谭刚就是凶手,可证据不会说谎。
术业有专攻,审讯组审了一天一夜,谭刚招了。
以下案件还原:
谭刚自幼跟随爷爷奶奶长大,父母在南方打工,一年见不了一次。爷爷奶奶虽然溺爱谭刚,但家庭情况很差,物质方面一直非常欠缺。
所幸谭刚是个聪明孩子,小时候学习不错,考上了不错的中学。
但自幼就没有什么管束,上了寄宿制中学后,他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疯狂地迷上了网络,一有机会就跑去附近的网吧。
由于沉迷网络游戏,谭刚再也无心学业,成绩断崖式下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成日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体验英雄一般的成就感。
为此,班主任张小琴找过谭刚谈过几次。每次谈完话,他都会收敛几天,可耐不住网瘾,老实不了几天又跑出去上网。
玩游戏不光需要充值网费,还需要充值大量金钱,购买各种装备,来提升游戏角色的战斗力。如果是邹昊阳这种家庭也就算了,可谭刚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零花钱基本没有,别说上网,买个零食都要慎重考虑。
有一次,他偷偷把父母寄回的学费被挥霍在网游世界里,然后找到张小琴,谎称家里凑的学费在车站被偷了,以此博得了张小琴的同情。
张小琴自己是个孤儿,当她看到留守儿童谭刚时,感怀自己的身世,生出了一种强烈的同情心,因此对谭刚格外照顾。不光主动联系学校减免了谭刚的学费,还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借给谭刚当作生活费,并告诉谭刚在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就去找她。
自此之后,谭刚便经常去找张小琴,有时是为了补习功课,更多的是去借钱。张小琴性格善良温柔,几乎没拒绝过谭刚。而谭刚也一直保证,说等他父母回来之后,第一时间便给张小琴还钱。
就这样,谭刚渐渐习惯了张小琴的善良,没钱了就去找张小琴要,偶尔也会蹭顿饭。
之前总以吃饭或者买教辅什么的,跟张小琴借钱,张小琴都慷慨资助了。
后来,张小琴发现谭刚经常逃课去打游戏,就不再愿意轻易借给他钱了,为此还严厉批评了谭刚几次。
周六中午,谭刚去张小琴住处准备再次借钱,在门外听到了张小琴和男友争吵的声音,于是悄悄躲在楼道里,见张小琴男友离开后,他敲开了张小琴的门。
没错,谭刚又是去借钱的。可张小琴正在气头上,就没给谭刚好脸色,没招呼谭刚吃披萨,也没给他钱,还教育他不该沉迷于游戏,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虚拟的游戏世界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谭刚的性格,他变得易怒,暴躁。被张小琴这么一批评,谭刚瞬间恼羞成怒——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向了自己的老师。
张小琴在没防备的情况下,被谭刚一击刺伤。
因为不知道怎样能杀死一个人,再加上力量弱小,他采取了多种手法,以至于尸体上很多生前伤和死后伤。
谭刚供述的杀人藏尸及重返现场清理痕迹的过程和我们分析的大体一致。但他开空调只是为了延缓尸体被发现,并没有想给法医出难题。
作案后,谭刚也很害怕,毕竟是第一次杀人。他在宿舍躺了一下午,渐渐冷静下来,策划着重返现场进行清理。他的手段可不只是清理现场,还有转移视线。
他知道邹昊阳和老师有矛盾,就趁着邹昊阳不在宿舍,偷拿了邹昊阳衣服上的胸牌。他趁着夜色清理了现场后,把邹昊阳的胸牌扔到了张老师小区门口。
当晚邹昊阳回了家,第二天回校后发现胸牌不见了,谭刚出谋划策,让邹昊阳去上学必经之路——张老师小区附近找胸牌,成功把公安局的视线引到了邹昊阳身上。
挖掉老师的眼睛,是因为谭刚认为老师的眼中会留下最后的影像,能映出自己的样子,没想到这小子还挺迷信的。至于张小琴的眼球,被谭刚冲进下水道后就再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