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能在学习和生活都不如意的时候,把一份幼稚的喜欢当作救命稻草。”我这样安慰着自己,换上一本新日记本,写满每天的学习任务,也丢掉那些寻找各种机会接近他的小心思,并下意识地远离他,埋进成堆的卷子里。
可是后来,每次一想到他,我的胃就会有一阵酸痛一掠而过。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里的小女孩说:“喜欢一个人,就是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感觉胃里暖暖的。”那么,暗恋一个人,就是想到他的时候,胃里会酸酸的吧。
《人间失格》里说“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然而我却没能逃开他,那猛烈的欢喜正中靶心。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七月的黄昏,太阳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安静地铺满教室,他紧张的呼吸声,我的强烈的心跳声,以及青春里最深刻的那一句——我喜欢你。
“下个星期的篮球赛,我们班赢了,就在一起吧。”
我用这样一句话打破了凝固已久的安静。大概是因为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说出那句“我也喜欢你”,我给了这样一个听天由命的回答。
那场篮球赛我没有去看,我不愿看着我挣扎的心在球场上被抛来抛去。我一个人趴在教室的桌上流了许多眼泪,听着外面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和掌声,我希望他赢,又希望他输。
时间仿佛很漫长,当一片嘈杂涌入教室,听到他偏激的声音时,我知道,结束了。
我们结束了。
我们没有再说过话。让我更难过的是,那个夏天一过完,就传来了他跟隔壁班的一个女生在一起的消息。
当一份充满期待感情发展到高峰却戛然而止,带来的痛楚往往比其他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深刻。这也是我为我的懦弱付出的代价。
我一次次地点开他的QQ头像,一次次地翻看聊天记录,一次次地进他的空间又删掉访客记录,最后,我终于把他删除好友了。
也许,对他来说,“我喜欢你”这句话,是对任何一个女生都可以轻易说出口的吧。我只不过,是多数人中不起眼的一个。我这样安慰自己。
我听说,他是故意输掉篮球赛的。我不能知道原因,但我明白我是做错了。我把我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跑步、养花、看杂志、练习口语、做很多很多题,这些重复的日常让我过得平静而充实。只是,偶尔路过篮球场,我的胸口就会有一点点麻。
顾城有一首诗《避免》:“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是的,为了避免结束,我避免了一切开始。
高三我获得了最好的重点班的插班资格,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
于是,他就这样消失了。
曾经我那么想念的一个人,在很多时刻很多地方都会想起的那个人,甚至在白天听到名字晚上就会哭得睡不着的那个人,用高中三年用心珍藏的那个人,写很多的信,记很多的日记生怕忘记一丝一毫的那个人,似乎,随着毕业,永远的消失在我的世界了。
我用尽所以的力气去拥抱新的生活,但事实证明那个在特定时期出现的人是很难忘记了,也许不会忘记了。哪怕过去很久很久,很多年。
当二十来岁的我们以一种客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那些十几岁让我们迷茫不知所措的感情时,当初觉得做得理所当然的,却往往成了后来最痛心遗憾的。
那个QQ评论里早已改掉的网名,那些记忆里深刻的细节、青涩的情愫,总会在后来的日子里,因为某个字眼、一个句子,从时光缝补好的缺口冲出来,那种尖锐的疼痛,跟多年前某个夜里蒙在被子里努力抑制不哭出声的那种疼痛,并没有什么差别。
她们说:“他的出现带给了你最初的快乐,也让你变得这么优秀,这样,就足够了。”
“不!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