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玖玖瞪了林宣一眼,转过头去,小声嘟哝着:“开始又没有这么大的雨......”
怪到我头上来了,林宣苦笑一声。
“用我的吧。”林宣抽出一把雨伞,递了过去。
“那你怎么办?”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路玖玖丝毫没有见外,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临了还补上一句,“这把伞好像不够两个人用诶。”
林宣忽然有些灰头土脸的感觉......
“没事的,家里有人接我,车就在校门口等,这点距离不碍事。”林宣笑道。
说完,招手道了声再见,林宣瞅着水浅的地方,奔入雨中,顺着道路两旁的树荫,快速跑向校门口,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雨幕中。
路玖玖拿着雨伞,看着林宣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
或许是不想在车窗上看到自己疲惫的脸庞,林宣低着头,清秀的脸庞如同一块橡胶,面无表情。
乌黑的额发吸饱了雨水,柔顺地贴在额头上,让他更像个孩子。
双鬓微白的男人连忙从后座扯来一根毛毯,给他披上,虽然林宣的速度很快,但衣服依旧湿了大半。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与其与路玖玖继续磨在那里纠结问题,浪费时间,不如淋点雨早点离开来的痛快。
男人在驾驶座上关心的询问着,雨伞啊什么的,絮絮叨叨个不停,林宣敷衍几句,挡了过去。
男人总是很有兴致的和人聊天,热情而风趣,尤其在林宣面前,想要好好聊聊,但是林宣却总是没有兴趣去倾听。
话题里里外外离不开这所转来的新学校。这里如何的好,环境多么优美,师资力量多么的强,学校多么的有名,离新家又不远,读书很方便。
面面俱到,这是他一向的风格。
林宣抬头看了眼父亲眉飞色舞,神采奕奕的脸庞,心头没来由的一阵烦躁。
我根本就不想来啊,爸爸。
他在心里小声的说,微弱的声音连自己都有些听不清。反抗的意愿实在是太过渺小,以致于林宣什么都说不出口。
转学的问题是高一上期的时候,林父向他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林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那是一个温暖的南方小城,一江穿城而过,矮矮的山峦守护在小城周围,小城里的公路上种满了槐树,一到夏天,槐荫满城,郁郁葱葱,小城像是浮在绿色的湖上。
林宣在那里出生,也在那里长大,度过了很安宁的一段时光。
父亲常年在外,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回来,后来事业有成后,在外地定了居。
其实这对林宣来说,也没什么,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他早就习惯了,父母离异时,他才刚刚几个月大,很残酷又很幸福的一个年纪。
那些纷扰的流言和离别的悲伤,他都不用去承受,那些分别的意义,和残酷的领悟,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缓冲理解。
不得不承认,时间有时候很残酷,有时间又很温柔,它会抚平一切的悲伤,愈合所有伤口。
十数年的漫长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家庭的纷争平息到悄无声息的程度。林宣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安宁的成长,没有太多的波折,那些残酷的字眼儿,在时间千百次的冲刷下,也变得苍白无力。
林宣平静的接受了父母的关系,和每年都会带着一大包东西出现的父亲,以及那个偶尔会来电话的母亲。
平淡如水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林宣十六岁。
十六岁的年纪,已经算是不小了,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还有二爹一家人。哥哥多年在外,对二老照顾孝敬甚少,再加上还把林宣一直丢给爷爷奶奶,二妈一向言辞里所有不满。
后来二妈生了二胎,林宣的处境更加尴尬,爷爷又被查出糖尿病,需要住院治疗,需要人照顾,而林宣爸爸却难以抽身回来探望。繁重的生活压力在时间的酝酿下催生出的可怕间隙。
然后,林宣转了学。
车窗外的景物如流水般划过,林宣默默的看着手中的口琴,银白色的琴身光泽圆润,静静的躺在琴盒中,流光闪烁。
这是林宣在他转学前,最好的朋友送给他的,林宣一直很珍惜。指尖摩挲着琴身,往事如潮水般在心头翻涌。
林宣抬起头,很想问问父亲我们什么时候再回去?
可是他没有开口,他看到父亲眉飞色舞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悲凉的狰狞。
低下头,林宣慢慢的关上口琴盒,他心里已经知道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