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当时玩的一款叫“蜀门”的游戏,我非常喜欢这款游戏。由于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我是深深地被金庸武侠电视剧里的每个英雄主义角色吸引:“令狐冲”、“杨过”、“狗杂种”、“韦小宝”、“张无忌”,他们都是从出生就经历痛苦的遭遇,却能凭借自身保持正心、努力和机缘练成绝世功,到处行侠仗义,最终遇见相爱的人过上圆满幸福的生活。
我能明白现在很多人沉迷于网游的原因,那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强,可以玩自己喜欢的角色,游戏里也可以结婚而这样没有现实矛盾的婚姻貌似也更容易让人喜欢,游戏里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建帮派,打击那些“邪派”。那个时候,我们3个同学玩这款游戏,是他们带我玩的,这是我人生到今天仅玩的一款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角色,这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发挥的舞台,找到在自己世界自由翱翔、挥斥方遒、指挥千军万马,维护江湖正义的世界。
我很快找到了组织,找到几个热爱这款游戏的“骨灰”玩家。什么是骨灰玩家?一天14个小时在线时间以上,吃饭都在电脑旁边,经常是吃泡面,打架要不怕死,打架要随叫随到。后面了解了这款游戏,我也学会了管理帮会、组织活动、指挥打架。我大学最后两年基本就是早上5点起床坐在电脑旁坐等来电,电一来就上游戏,每天关心帮会的发展壮大,比如收人,询问每个兄弟最近为什么上游戏少啊,为什么退出帮会,需要什么帮助啊,为了方便交流大家统一听指挥,还耐心的教他们上YY(一种游戏语音聊天软件),后来我们几个人创建的帮会经常换服霸区,迎来了我们的巅峰时刻,我们成了这个游戏里帮会中的一枝独秀。可是,这始终是虚幻的世界,我们生活在现实中始终还是要回归现实,面对现实。
于是我又开始踏上了这个所谓残酷的现实世界开创属于我的“江湖”。
我属于是典型的天生理想主义者,所以在社会上吃了很多亏,而正是这些吃亏,才看出了自身的“问题”。或许是因为武侠电视剧看多了,过于关注美好的想象,而忽略了人心险恶,和作者笔下主人公的过于完美。
这也是我想写作的一个原因,现在社会充斥着太多的“知识毒药”。很多“知识”表面看起来条条是道,却是避重就轻、或是迎合读者、或是为了利益、或是不敢批判现实的丑恶。文学作品不就是给人以启迪和智慧的吗?应该真实,应该贴近生活,应该让读者学会该做什么的同时,学会避免不该做什么。你看多有智慧的巴菲特总是说:“往往懂得不该做什么,比懂得该做什么更重要”。
大学毕业,开始依依不舍离开了宿舍,是被楼管阿姨赶出来的,因为那个时候离开学校就没办法玩“蜀门”了。真是非常难过的一件事,唯一一件我热爱,想做的事。
后面被迫和两个同学一起去寻找工作,在网吧过夜,在火车北站和流浪汉一起睡觉,洗脸漱口洗澡就去找公公卫生间,那是段难以忘记的经历,非常有意义。
很快,2017年找到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新的开始,新的起点,问题男孩又会有什么问题呢?
刚开始工作发现不会讲普通话,方言口音很重,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当时那个副总与我第一次对话的场景。他询问我一些人生经历,我回答时他听不懂我讲的话,我重复了3次他都没有完全听懂,还是旁边的能勉强听懂四川话的同事帮忙翻译的。这让我非常尴尬和内心受挫感。那种童年的阴影的问题出来了,我似乎听见他对我说不看好我,这是我一直认为父亲这样看我的。
与同事开始接触,听见旁边的朋友讨论的都是名车、豪宅、旅游的事,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我都还没有出过四川,连读大学的学费都是亲人资助的。工作的时候看着同事那么优秀,而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这一幕幕场景更加激起了从小以来的自卑感。一个自卑的人比自负的人更可怕,俞敏洪在一段演讲说道。一个自负的人有可能得到本不该属于他的机会,而一个自卑的人就连本该属于他的人生机会都会失去。就像他讲的,有时候认为自己蠢的像一支猪,永远不会有人和我谈恋爱结婚,可是你怎么知道就没有喜欢猪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