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候的我听着故事,迷迷蒙蒙的打起了瞌睡,但我从故事中却听明白了,这是她和那个李家二少爷的故事呀,所有的佳偶天成都不是偶然,好人也未必会有好报。
如今我也经历了她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同的是我嫁给了那个我的英雄,且有了可爱的孩子,而许寡妇就像飘零的花一样,失去了该有的养分和希望。她在两年后离开了人世,我托人把她埋在了李家二少爷的坟旁,也算是了了她的一桩心愿吧!我不知道她是早就有所想法还是怎么,但我到底是心疼她的,她只对我讲过那个故事,也只和我说过很久的话,可能是因为我像极了年轻时候的她。
我偶尔还会去她的坟前看看她,我想她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她终于熬过了那些没有李家二少爷的日子,也终于可以去见她心爱的人了!
未来的日子很长,她也慢慢的被我淡忘,但我总会给我的孩子们讲那一个长情的故事!在模糊的记忆里,也总会想起有一个身材高挑,眉眼温柔地女人曾轻轻的唤我的名字,给我讲她和她的英雄的故事!
篇三:四十岁寡妇怎么玩 寡妇被折腾的忍不住了 玉米地里的风流小寡妇
妻子王宁在卧室收拾着行李,把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拿出来放在了几个大的编织袋里。皮箱就不用了,车里放不下。此次离家,要离开很久,最短也要几年吧,而且很有可能在这几年里他们都没有收入,所以能带走的还是带走吧,以节省开支。
丈夫宇轩把沙发用旧床单盖起来,在边角处细心地往里塞了塞,然后他又走进厨房,把锅碗瓢盆等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泡沫箱子里。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三餐都是要吃饭的,所以这些东西是一定要带着的。
等把一切都收拾完了,他们又关掉了水电和煤气,反复检查了几遍,最后环顾四周屋内,才有些恋恋不舍得锁门下楼了,车就停在楼下,是他们五年前买的,车况还很好,是一辆黑色的雪佛兰。
宇轩和王宁是一对八零后,大学毕业后双双来到大城市打拼。经过他们的努力,他们在这里买了房,买了车,在大城市扎下了根。他们好像拥有了别人羡慕的一切,可是却没有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快乐。
宇轩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身体不适,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可是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啤酒、饮料、还有诱人的红烧肉这些美食都不能再碰了。那种不能尽情吃饭的感觉真的很难受,为此他焦虑了很久。自己辛苦打拼这么些年就是为了能过好一点的生活,到头来却发现金钱都是用自己的健康换来的,这种交换实在不值。他甚至会想,如果能让他身体健康,他宁愿自己重新做回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简简单单却也快快乐乐。现在自己只是身体有小病,如果再继续高强度的工作下去,不知道自己还会得什么病,这让宇轩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王宁的情况也不乐观,长期的加班熬夜让她的月经极不规律,也让他们这些年都没有怀上孩子。
后来夫妻俩一致商量,逃离,逃离这种生活。
可是逃离到哪里去?他们为这个问题纠结了好久。他们也想过逃离回老家,但是这个想法一出,马上被自己否定了。回老家,是万万不能的。
在老家的眼里,他们是成功的人,如果就这样回了老家,还不被那些人笑话死,会被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乱嚼舌根,他们在农村长大,他们知道舌头的厉害。于是他们决定逃离到一个一直想去而没有去过的地方——西藏,那是现代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此次逃离,他们打算做一个长期旅行,没有挣钱的打算。他们的积蓄够他们花几年的了,他们只想好好歇歇。
时值初夏,车里有些闷热,他们打开了空调,王宁放了一首他们都喜欢听的音乐,宇轩专心地开着车,王宁坐在副驾上,车里凉爽的空调风和舒缓的音乐让他们的心柔柔的,软软的,轻轻的。好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没有任何压力和杂念的舒心。
窗外是初夏满眼的油绿,赏心悦目。时而村庄,时而远山,时而成群的牛羊在窗外疾驰而过,让他们俩的心就那么静了下来。
因为不为什么事赶路,所以车子开的并不着急。每隔两三个小时他们就会停下来歇歇脚。第一天的傍晚,他们在一个服务区留宿,当然他们是睡在车里的。他们的床上用品带的很齐全,把后排的车坐放下,车里其实是一间极好的卧室。
晚饭后时间还早,他们就在服务区的石阶上坐下来,看着不停地从高速上下来的车辆来了又走了,好多车辆停十多分钟,也就上趟厕所的功夫。宇轩和王宁看着他们行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