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的呀,如果有一天你敢反悔,我一定拔光你的头发!”
“不敢不敢。”
我和盛济世牵着手慢慢走着,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你为什么总是以为陈安安姓赵啊?陈旧的陈,这个字又不难记。”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卫蒋沈韩杨。”盛济世掰着手指头边数边说道:“百家姓我记得住,可陈姓排在了后面,一直想不起来,赵姓排在第一位,总是比较好记些。”
我们这位年家的准女婿真的是太可爱了,我不免笑弯了腰。
盛济世摸着后脑勺,不解地看着我发笑。
人生得嫁如此夫婿,夫复何求呢?
篇二:一龙戏双凤老师和妈 风流董事长一龙戏双凤 风流邪龙之龙戏双凤
高高的宫墙将里面的世界一切与外界隔绝,湖边的柳树已吐露出青嫩的绿色,枝条随风摇曳,风声中还夹杂着“沙沙”的写字声,只见一名身穿华服的女子一手拿着笔,俏生生地笑道:“看我这幅字写得如何?”
一旁侍立的宫女欣喜地答到:“公主的字一向是极好的,今日依奴婢看来,更胜从前。”
“算啦,算啦,你们懂什么?我要让父皇来看看,我这幅字究竟如何?”说着便向御书房走去。
眼前的这位女子不是旁人,正是皇上极为宠爱的女儿余姚公主。要说这位余姚公主命可真是好啊,在她出生以前,当今的圣上已经已接连失去了几个皇子,唯一的世子也被废早逝了。这余姚公主虽说是皇上的第三女,母妃也仅是个贵人,可是皇上长期以来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那可真是捧在心尖儿上疼啊。瞧着封号也能看出来,余姚可是会稽郡下,那可是个经济繁荣、风景秀丽之地。
御书房中,皇上正和谢大人在议事。此时余姚公主走了进来,皇上问道:“余姚,近来所忙何事,许久未见你了。”
“父皇,女儿近来专心练字,不信你看。”余姚说着便展开了自己刚刚在树下写好的那幅字。
皇上看后,大悦道:“几日不见,余姚的字真是大有进步啊。不过啊,你今日来得可真是凑巧了,快来看看这幅字如何?”说着,皇上便将放在桌上的一幅字递给余姚看。余姚接过字一看,只见纸上的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笔力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真可谓是“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余姚一边看一边称赞道:“此字甚好,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啊?”
一旁侍立的谢大人回道:“此乃王羲之小儿子敬之作也。”
余姚看得不觉出了神,皇上一连唤了她好几声,她也没有听到,还是一旁的侍女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袖,她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她羞赧地笑了。皇上在一边打趣道,“我竟不知余姚爱字已成痴,竟然你如此喜欢这字,那父皇便送给你啦。”
自那日起,余姚公主便越来越喜欢练字了,宫中人皆知余姚公主爱上了练字,却不知除此之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名字却也时常出现的余姚公主的耳中。原来那日余姚公主一见王子敬的字便醉心其中,之后又听说王子敬其人一表人才,难免心生爱慕之情。
一日,余姚公主正在自己的书房练字,一个宫女急匆匆地冲了进来,喊道:“公主,公主,大事不好了!”这时一旁的磨墨的侍女不情愿地抬起头,说到:“公主面前怎可如此慌张?你的规矩都学哪儿去了?”余姚公主将字写完,缓缓地抬起头来,“何事惊慌,报上来。”那个匆忙跑进来的宫女怯生生地答到:“奴婢听说辅国将军桓大人为其子桓济求娶公主,皇上已经下旨赐婚了!”听罢,余姚一脸的震惊,“咣啷”一声,余姚一下子倒在了椅子上,手中的笔滑落掉到纸上,晕染了刚刚写好的纸张。
接着,公公便来宣了圣旨,余姚的大脑一片空白,任由一旁的侍女扶着接了圣旨。尽管余姚心中千般不愿万般无奈,可是这圣旨下了,你不嫁也得嫁啊。余姚也想去找皇上,凭借着父皇对自己的宠爱请皇上收回旨意。可是圣旨一下,余姚便被母妃徐贵人严加监视了起来,徐贵人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做出如此糊涂之事,况且这门亲事正是她喜闻乐见的。
最后,余姚还是嫁了,嫁给了辅国将军之子桓济,也彻底断了青春年少的暗慕之情。之后王献之也娶了亲,妻子是他舅家表姐郗道茂。世人皆传她端庄娴静、才情兼备,是个颇具生活情趣的女子。况且两人自小相识,青梅竹马,感情甚笃。他们淡泊名利,流连山水,潜心书法,是世人眼中的神仙眷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