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是这样的女孩吗?”王三忽然囫囵地问了一句,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了。他觉得这问题问得太傻了。
水仙浅浅一笑,又说:“我觉得我们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说你是城里人,我是乡下人;你是大学生,我只是高中生。你是怎么看我们之间的差距的呢?”
“我早已说过,我之前也是乡下人。我觉得男女之间只要有真正的爱情,学历高低不是问题。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丈夫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妻子只是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可这样的两个人却一辈子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况且咱们之间的所谓文化差距也并非如你想像的那么大!”王三一时眉飞色舞,侃侃而谈。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人娓娓而谈,不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这时候卓琴适时出现了,看到王三与水仙相谈甚欢,她心中暗暗高兴。卓琴把王三叫到一边,问他对水仙印象如何。王三有些不好意思似的,只是憨笑。
这以后,王三和水仙的恋爱关系便算初步订了下来。两人又单独出去过几次,彼此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相到王三这么一位女婿,水仙的父亲是满意的。彼时,为了缩小与王三之间的差距,这位思思谋谋的老人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他花两千块钱给女儿买了一个商品粮户口的指标。如果事情照这样发展下去,王三本应该获得一个完满的结局,过上他一直追求的世外桃源式的幸福婚姻生活。
可是大男孩到底还是动摇了,王三的心活泛开来。夜阑人静的时候,他无数次问自己,水仙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妻子形象么,自己真的要到农村找一个媳妇儿吗?赶巧,王三那时收到两份请柬,都是同学结婚的喜帖。这两位同学都是与王三一样的大龄青年。其中一位同学找了城里医院的一名护士;另一位同学则是与县中学的一位女教师结婚。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王三。与那两位同学的未婚妻相比,水仙就是一乡下妞,实在上不了台面。自己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如果与水仙在一起,只怕今后在同学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了。
渐渐地王三有意疏远了水仙,他到柳林湾的次数愈来愈少了。
卓琴来找王三,问他与水仙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为这事她已经挨了母亲的骂。她母亲说:我早料到一个小丫头哪能说成媒呢?王三有些羞愧,他觉得很对不起这位古道热肠的小嫂子,他能对她说什么呢?为了自己的爱情,他只能摆出一副铁石心肠的架式了。
当然更让王三感到歉疚的还是水仙姑娘。为着能和他在一起,她们家花2000元钱给她买了户口,可是现在他却不要她了。这事要让别人知道了,只怕要笑掉大牙了,这让水仙一家在人前怎么活人呢?
这两年来,王三前前后后也相过几次亲,可一次也没能成功。不是他看不上对方,就是对方瞧他不上眼。总之,高不成,低不就。王三的婚姻大事就一天天地往后挨着,到底啥时候是个头,谁也不知道。
为了儿子的婚姻大事,王母操碎了心。她一直疑心儿子是否被什么东西迷住了心窍,或是有什么怪物附体,要不然婚姻怎么迟迟不能动头呢?王母很迷信,为此,她特意赶到天桥下最有名的相术师刘半仙的卦摊前,为儿子占了一卦。按照刘半仙的说法,王三出生年和日为亥卯未,在八字中见子,所以命犯桃花,故而屡次相亲失败。半仙测算了一下,告诉王母说,不出一年,王三就可转运了,让她尽可放心。王母听了,喜不自禁,口中连诵“阿弥陀佛”,扔下卦钱,千恩万谢而去。
大约听闻了王三之前的一些经历,现在热衷给他说媒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些王三都不太介意,他也从不信迷信,更不相信刘半仙说他命犯桃花的鬼话。现在他更相信:谁都靠不住,一切都靠自己。自然,爱情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他写了一份生平简历,言明自己的爱情观和世界观。文章洋洋洒洒,足有七八百字,这实际上是一份征婚简历了。王三花了50元钱,将这份简历投递到一家名为鹊桥的婚姻介绍所。他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到了一丝悲怆。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现在做的正是许多年前他最不齿也不屑干的事情。
“老板,一有消息,记得早点通知我哟!”临走时,王三对着店里那位戴着副眼镜的30来岁的中年人说。
“兄弟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请相信我的职业精神,我一定帮你找到一位与你条件相称的姑娘。”黑瘦的男人胸有成竹地说。
王三满怀希望地走了。当然他已不甘于只在家里守株待兔,静待婚介所的佳音,他想自己应该主动出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了。闲暇的时候,王三就到城里的一些商场、酒吧、理发店和游戏室等处闲逛,看看是否能结识心仪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