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一龙说:“先是浪迹天涯,后在长安幸遇恩师,得他悉心指导十余年。”
杨馆主忙问:“不知令师哪门哪派?”李一龙说:“家师自成一派,要论水平,我敢说他绝对是天下第一。”
杨馆主大惊,又说:“贤侄高艺,可否让我们见识一下?”李一龙说:“今天就为此事而来,三日后,汗青武馆重新开馆授徒,到时还请您登门见证。”
杨馆主知道这话虽说得委婉,其实是向自己下战书啊,就说:“到时我一定登门拜访。”
三天后,杨馆主带领精心挑选的几个弟子,来到汗青武馆,才发现过去破烂不堪的武馆已被修葺一新,院中设立一个庞大的香炉,被摘掉的大匾又重新挂上,不过匾面被一块大红缎子蒙上了。
没多久,彭城的头面人物都到齐了。杨馆主看了,暗自心惊,李一龙如此高调行事,似是志在必得,自己可要小心应付。
不一会儿,李一龙从内室踱出,向众人施礼后,到香炉前焚香三根,长跪道:“爹,我十五年前离乡时,立下誓言,将来一定重振汗青武馆,这一日终于到了,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看到!”
然后,李一龙面向众人说道:“今日,我汗青武馆重新开馆授徒,承蒙各位光临,还有一事,请大家做个见证。几十年来,我们汗青武馆和震威武馆争雄于彭城,十五年前,我汗青武馆败于震威武馆,为践行誓言,武馆遣徒关门,家父蒙羞身亡。今天,我也准备当着大伙的面,把我们杨、李两家的恩怨做一个了结。”
此言一出,众人议论纷纷,杨馆主健步上前说:“当年我一时气盛,酿成那场悲剧,贤侄若要复仇,尽可放马过来,我先让你三招。”
李一龙说:“杨馆主的好意我心领了,您贵为彭城武林泰斗,地位尤尊,我想先请您帮我们汗青武馆揭牌。”
杨馆主心中一紧,搞不懂李一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心想,莫非那匾上有什么机关不成?可事已至此,又岂能退缩?
于是,杨馆主朗声说:“承蒙贤侄看得起老朽,我就不推辞了。”说着,他来到大匾下面,气运丹田,屏住呼吸,一个旱地拔葱,一把揭下那块红绸子,又电一般闪到一边,还好没任何暗器射出,不过四周却传来了一片惊呼声。
杨馆主忙提功运气,发现并没中毒迹象,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说:“贤侄,这牌我已揭了,我们两家的恩怨怎样了结,你就直说吧。”李一龙答道:“我们两家的恩怨已经彻底了结了,您看看匾就知道了。”
刚才,杨馆主揭牌时只注意有没有暗器射出,至于匾上写的什么,根本就没留意看,听李一龙这么一说,他才定睛望去,只见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汗青书馆”。
李一龙说:“大家都看到了吧,从此我汗青武馆改名汗青书馆,我开馆授徒,不是传授武艺,而是教他们读圣贤之书,这样我们李、杨两家今后将是一文一武,彼此再无恩怨。”
杨馆主这才明白李一龙的用意,感慨说:“贤侄弃武从文,那十几年的苦练岂不白费了,也辜负了你那天下第一师父的教诲之恩啊!”
李一龙哈哈大笑说:“我师父是文章天下第一,这十几年,我跟他读遍了天下圣贤书。”
从此以后,汗青书馆、震威武馆都在彭城不断发展壮大,人们一提到此事,都不禁会感慨:谁说一山不容二虎?
篇三:肿胀的巨大挺进了花蕊 三根巨大同时挺进 他的巨大贯穿律动
陈财主睡意全无,他一心要扳倒王财主,从而他可以将小西湖一统天下。
“明天你去县府带10两银子给县令,你偷偷地给他,不要被别人看见,你得把县令花好了。”陈财主说。陈财主是一个十分吝啬的人,恨不得一个银子掰成两个银子用,现在他愿意拿出10两银子来,可见他扳倒王财主的决心有多大了。
“等我摸清县令的意图,再送银子也不迟。”陈一毛说。
“那你把银子带在身边,这样可以见机行事。”陈财主强调了他的想法。
“把银子带在身边不方便,万一丢失就可惜了。”陈一毛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