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接钱一看:“你这一张也是假的”。
老妇人听到这儿,突觉五雷轰顶,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邻桌那位正在吃饭的小伙子见此情景,赶忙站起来,扶起老人:
“阿姨,你先别急,坐在墩儿上,歇一会儿”。说罢,小伙子把她扶在凳子上坐好。李婆仍在那𠴱𠴱地哭泣……
小伙子走到老板面前:
“老板,把那两张钱给我,让我看看”。
饭店老板把钱递给小伙子。
小伙子拿起钱,仔细看看,对老板说:“你是咋看的,这哪儿是假钱呀,一点不假。这样吧,把这两张钱给我,我给阿姨再换两张”。
小伙子接过老板手里的两张钱,装在口袋里,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小提包里抽出两张崭新的百元钞票,递到李婆手中:
“阿姨,你要不放心的话,我给你换了两张,赶紧走吧,大冷天儿的,家里人一定等急了”。
等李婆走了之后,小伙子又走到饭店老板跟前:
“老板,结账”!
“小伙子,今天这顿饭,算我替那老太婆请客了,她上当收了两百块钱,你弥补了她的损失,这饭钱我不能收”。
“别,别。一码归一码。再说,老人家挣个钱实在不容易,我年轻少壮的,挣钱比她容易多啦”。
老板的脸上霎时间露出了惊叹敬慕的表情……
时光飞逝,弹指间半个月过去了。这不,前两天有人给李婆的女儿提了个媒茬,你说这女儿不在家,去广州打工回不来,媒人说让我先去看看。去就去,这叫啥?这叫丈母娘相女婿,不去也得去。
李婆在家先梳洗打扮一番,平时不舍得穿的新衣服,也派上了用场,穿上一双半高跟枣红色女士皮鞋,走在柏油路上,嘎吱,嘎吱……
按照约定,李婆来到村西一公里外的清潩河新修的沿河公路边上,在一个小亭子边停下来,等着“目标”出现。
笛,笛......
一声清脆的喇叭声传来,李婆刚扭头,一辆白色八成新“大众”轿车,“嘎”的一声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从车里下来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留着寸头的年青人。
这年青人刚一下车,一下子愣住了,眼前这婆婆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哪儿见过呢?他思索了一下,马上如梦初醒,怎么是她?
这时,本来白净白净的小伙子,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而且是从面部“刷”的一下就红到了脖根儿。不但脸红如火,而且心脏也像小兔一样扑腾扑腾......
正在年青人感到十分窘迫,不知所措的时候,李婆却一下子窜到年青人跟前连声说:“是你呀,怎么是你呀!那天在饭店要不是你给我换那二百块钱,我老婆子还真不知道能活到今天不能”!
李婆说着说着,忙拉住年青人的手,连声说道:“谢谢你呀,好人呀,好人”!
年青人一下子愣住了,李婆的一番热情真的使他一头雾水,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呢......
年青人正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从车上又下来一位年青人,也是寸头,也是西装革履,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跟第一个下来的年青人一模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李婆一看傻眼了。
愣住了。
她慢慢缓过神来,仔细观看这两个年青人,虽然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可细观两人的眼睛,大有不同。第一个年青人不大不小的一双眼眸,虽然也挺精神,但总给人一种贼溜溜的感觉。第二个年青人,也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但仔细一瞧,那眼光泛着一股善良,锐智,而且诚恳的光芒,好像这些光芒是从他不大不小的眼睛里倾泻而下......
哦,李婆明白了,原来自己是认错人了,第二个下车的年青人才是自己的恩人。
刚下车的年青人,一眼便认出了李婆,忙上前一步,笑盈盈的对李婆说:
“阿姨,你还认得我吗”?
“认得,认得,你这孩子真是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