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年的冬日,她在北京某个图书馆里看书,阅读室的一面墙都是玻璃加钢结构,太阳透过硕大明亮的玻璃照进来,只留下了温暖和光明,玻璃也把冬日的寒冷抵挡在了窗外,很多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看着看着就睡趴桌子上睡着了。她身旁坐了一个干净,帅气的男生,戴着耳机在翻阅一些专业类的书籍,不时吃两个橘子缓解一下干燥空气带来的喉部不适,但是举止看上去很有修养的样子,她不由得对这个男士有了一丝好感。过了一会,她起身去洗手间时,顺便把男生桌子前的橘子皮给收拾了。回到座位时,她又满脸羞涩地拿起男生搭在椅子上的外套轻轻地给他搭上了,正是这个举动,男生从动静中醒来,女孩面带羞涩地说了一声:看你睡着了,顺便给你盖一下,别着凉了。
男生看了一眼眼前这个一头乌发,面容清秀的女生,有些腼腆地说了声:谢谢你。便又翻阅起桌子上的书本来。
女生的心里撞起了小鹿,出于羞涩内敛,她根本不敢再跟近在迟尺的男生多说一句话。
又是一个周末的傍晚,女生和男生再次在图书馆遇上了。这次倒是男生先开口了:“真巧,又碰到你了,上次谢谢你给盖衣服,这样吧。咱们加个微信,你人不错,可以做个朋友。”
就这样,两人有了各自的朋友圈,能看到对方分享的工作或生活,只是男生的朋友圈里,有和女朋友的合影,他身旁的女生,巧笑倩兮,化着精致的妆,穿着打扮时髦,一看就是不用奔波于生计的人。此刻的她,心里是失落的,也是有着几分自卑的,虽然她也面容清秀五官娇好。可她总喜欢素颜示人,顶多涂个唇膏。比起其他花枝招展,抢眼吸睛的女生,不免气场上就会矮了几分。
她会时不时翻阅男生的朋友圈,看他吐槽工作,看他挥洒汗水健身,看他和女朋友旅行,看他跟哥们喝酒……了解到他是北京当地人,工作尚可,家里有父母还有狗,看得出也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每一条她都反复斟酌,她知道,这个偶尔把生活工作晒在朋友圈的人,是率性直爽的。她会选择性地给他的动态点赞,也不敢在评论区写什么,更不敢给他发私信。
因为心里有情愫,有仰望的成分,人就矮了,蜷缩起来,就觉得自己无限渺小,无能为力。
过了几个月,她看到男生朋友圈很久没有动态了,她有些担心或好奇。弱弱地发了一条信息:你好,我是和你在一起图书馆认识的某某,看你最近好像心情不好,你还好吧?
过了一会,她收到了男生的回复:谢谢你关心,跟女友分手了,心情有点沮丧。
她的心起了一阵涟漪,嘴角略过一丝看到机会的笑意,随之她鼓起勇气地回了一条信息过去:抱歉听到这个,什么状况都会过去的,如果你还是郁闷,我们可以一起吃饭聊聊。
男生回了信息:好的,周末我们一起吃个饭吧。
他约她吃了一顿湘菜,味比较重,剁椒鱼头咸辣却又下饭实惠。他的前女友非常小资,平时吃饭不是日料就是西餐,再不然就是藏在某个胡同里或私人会所里的私房菜,全都华美昂贵。而他觉得眼前这个女孩是邻家姑娘,有着真实落地的生活气息。
饭当然没有吃什么,彼此还陌生,吃饭其实也是两个人有意靠近的一场表演,食物在此时并没有裹腹的价值。
第二次见面,熟了一点,他约她去了海底捞,青虾,海鱼张牙舞爪;肉卷赤口白舌;青菜豆腐一碰就颠三颠……食物如人,看着生猛也有棱刺但都遇不得热情,在滚烫的汤汁中一煮,一个比一个温顺乖巧,脾气好得一塌糊涂,还散发各自浓浓的气息,这世上的草木和肉食,在锅里煮着,无声无条件,绝对虔诚地服务着他们的口舌,肠胃,以及各自心里生起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