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逼婚于洋,陈可让妈妈来北京。妈妈住了几天,没有见到于洋。但是,我相信聪慧的妈妈,肯定也从陈可的表现中看出点端倪,但是她不气不恼,没有说于洋的坏话,也没有给女儿添堵。
装傻般离开北京,临走前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说,我给你包了100个饺子,4种口味的,不想做饭的话就煮着吃。
陈可心中,不仅感谢的是妈妈这100个饺子,更是妈妈的不过问。妈妈把陈可的问题,留给了陈可自己解决。
不干涉,是每个母亲都该学会的技能。
太多的妈妈,对于孩子的事情,总是一副巴不得自己上阵的气势。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不是帮助自己的孩子,反而束缚了孩子。
小的时候,不干涉,给了他探索世界的勇气;长大后,不干涉,给了他活出自我的自由。
体贴的关怀,给了陈可拥抱爱情的能力
陈可从小没有爸爸,但是她却没有失去爱的能力。她在这些感情中,每一段都全情投入,虽然不断受伤,但是却不曾丧失去爱情的向往。
不像我们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再也不相信爱情。
我最欣赏的,是当黄越彬搞砸了她的工作,然后留了张纸条离开后。她晚上吃着哈密瓜,看着电影,笑到流泪,第二天早晨说,生活早已教会了她适度悲伤。
陈可妈妈虽然不干涉陈可的生活,但是她给了陈可的爱细致入微。
陈可回家,母女俩坐在沙发上,陈可一边看电视一边工作。妈妈说,她手机不会绑定银行卡,让陈可帮忙,陈可说,我正忙工作,你等一会。妈妈一听说这个,立刻把电视声音调小。陈可说,不用不用,你看你的。
看到自己的工作影响到妈妈,她借口上厕所,去厕所工作,而妈妈,看陈可还不出来,就贴心送上了开塞露,以为女儿便秘。
细微之处的爱,最能教会一个人如何去爱。
爱一个人,毕竟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而在感情中,最让人感动的,肯定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每一个细小的体贴和关爱。
妈妈给予陈可这些细小的爱,串联成陈可人生中的每一份感动,让陈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失去爱的勇气。
那些细小的爱,是人生最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