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忌一听很有道理,便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围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国军队一看都城被围,赶紧回兵救援,结果在桂陵遭遇齐国军队,齐军以逸待劳,大败魏国军队。这样一来赵国邯郸之围已解,而魏国军队又被打败,真是一举两得。
(四)马陵之战
又过了十三年,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让田忌做大将军,去救援,田忌接到命令之后,又一次直接奔着魏国都城大梁而去。
这次魏国是庞涓带兵,他听到这一消息之后,赶紧回军驰援魏国。
本读者读到这里觉得有些意思,怎么魏军每次出去打仗都会倾巢而出的吗?怎么别人一攻打他们都城,他们便需要回援,还有就是魏国守军怎么这么不中用,齐国出兵便可以去攻击大梁。这个是不是因为魏国地处平原地区,无险可守的原因。还有就是魏国都城大梁好像是个易攻难守的地方。
孙膑听说庞涓带军回来了,便对田忌说,我们来骗一骗庞涓吧,不然的话,可能打不过。可见孙膑还是挺看中庞涓的军事才能的。
于是孙膑便献计说,魏国士兵非常凶悍,他们向来瞧不起齐国士兵,觉得他们贪生怕死。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第一天他们安置十万个灶台做饭,第二天减到了五万个,第三天减到三万个,用来迷惑庞涓他们。
庞涓他们看到之后,大喜过望,以为齐军真是贪生怕死,便丢掉了行军缓慢的步军,带领轻骑军前去追赶齐军。
孙膑揣度着他们的行程,便在马陵这个伏击地势很好的地方,埋伏了很多善于射箭的士兵。并将一棵大树的树皮刮掉,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果不其然,庞涓到达这里之后,看到大树被人刮皮了,便命人点燃火把看上面写的是什么。一看之后,便知道上当受骗了,可是还是被埋伏的齐军给伏击了。庞涓知道自己不管是智谋,还是再带兵打仗都败给了孙膑,于是便刎颈自杀了。临死的时候,感慨道: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齐国军队乘胜追击,大败魏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到了齐国。从此之后,孙膑的名气便诸侯国传开了。
三.灰子感悟
有句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行必乱其所为。
我想,孙膑便是这个最有代表性人物之一。在他被同门师兄迫害的时候,心中应该充满了悲伤与无奈,想来越亲近的人造成的伤害越深。好在孙膑性格坚毅,极能隐忍,这才让他能够活了下来,并且及时的抓住了机会,最后除掉了自己的仇人,当然也顺便成就了他的功业,留名青史。
反观庞涓,本作者觉得他也是一位强者,非常聪明,有谋略,不过为人阴损,有些自傲自大。这从他未雨绸缪的迫害孙膑,以及最后的马陵之战,可以看出。但是本读者觉得,他还是有些妇人之仁,既然坏人已经做了,那便应该斩草除根,而不应该留着孙膑活着,不然也不会有后面的悲剧了。想来庞涓马陵自杀的时候,应该后悔死了。
或许这便是天道公平吧,好人活着,坏人死了,好人留贤名,恶人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