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鹃
紫鹃,原名鹦哥,原本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
只因贾母见黛玉来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怕照顾不好黛玉,便让紫鹃去服侍黛玉。
没想到,两人竟然处的比黛玉和她自己带过来的雪雁都亲。
两人在一起不像主仆,倒像是知心好友,惺惺相惜。
绛珠仙子下世还这场孽缘,能遇上这么一个真心待她的,把她时时念及在心上的冰清玉洁的好女儿,也是黛玉的福报了。
紫鹃,这个名字多好听。紫鹃是杜鹃花的一种,杜鹃花又被称作是“花中西施”。
只是紫鹃在大观园里却是低调地默默陪伴在黛玉身边,守护着她,从不与“百花”争奇斗艳。
杜鹃花的花语是“永远属于你”。
就像紫鹃只属于黛玉一个人一样,在她生前守候着她,在她“泪尽而逝”之后,就已经对这世间了无牵挂,心甘情愿地跟着惜春出家去了。
看透了这世态炎凉,要守护的人也已经不在了,还有什么牵挂?
杜鹃花代表爱的喜悦,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
紫鹃亦如是,天真无邪。
她也没有因为黛玉得贾母的喜爱因而希望从黛玉那里为自己捞到什么好处,如果那样就有主仆之分的“奴性”了。
虽然她和黛玉名义上是“主仆”,只是因为她一片真心,两人其实互为“姐妹”平等相视。
只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杜鹃鸟”往往是一个悲情的意象。
杜鹃鸟,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思归之情。
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关汉卿《窦娥冤》中的“望帝啼鹃”。
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
所以,紫鹃最后观遍万幅锦绣画之后就归往尘心无垢的大世界去了。
或许在《红楼梦》中,我们提到的关于“宝黛”二人互为知己恋人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就会忽略紫鹃这么个好姑娘的存在。
毕竟,男性知己和女性知己是不一样的。
真正能够与黛玉朝夕相处的其实是紫鹃,而不是宝玉。
宝玉虽然自认为跟黛玉最亲,只是他还要混迹在其他姐姐妹妹们的脂粉堆里呢,也不能总是把颦儿放在心上。
若是按照“忠诚度”来说,反倒是紫鹃对黛玉最忠心。
宝玉喜欢这个林妹妹除了有“木石前盟”以外,就是这妹妹生得漂亮,而且从来不跟他说些走仕途经济之路的混账话。故认她做个知己。
而黛玉也是除了有“还泪之说”以外,还因为思想里带有和宝玉有共鸣的叛逆成分,更兼与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故而和宝玉亲近。
只是黛玉很多闺房私话和宝玉说自然是不方便的,所以一般也是紫鹃为她倾听排忧的。而且黛玉这个性儿,很多话即便是说出来了,也会反反复复地怀疑自己,然后再反反复复地自我说服,定是会常常陷入伤感焦虑之中。
这个时候,也只能紫鹃耐着性子给她反反复复地说明白,哪怕是过了今天明儿又这样,只是至少让今天可以睡个安稳觉吧。
紫鹃懂她。
宝玉的确和黛玉互相知道彼此的爱慕,只是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两个要是真的坦明了表白的话就是一条“死罪”。
所以才会经常闹别扭,甚至宝玉又为了林妹妹“摔玉”,而林妹妹也是又气又伤感地再添病症,因为“话到心头口难开”。
这一切,紫鹃当然都看在眼里,而她也是“宝黛”爱情的忠实支持者,甚至常常充当一个“红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