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孟子经典著作有哪些

时间:2018-01-12 15:15:27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但,这个“性”指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

  那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的依据是什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什么是“不忍人之心”?

  也就是“恻隐之心”。为此,孟子还举了个例子。

  孟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1]看到孺子快要掉入井里了,就产生了恻隐之心,而产生恻隐之心并不是为了和孺子的父母攀交情,也不是为了博名声,而是由内心自然而然地发出的。一个人,如果连恻隐之心都没有,那他就不是人。“恻隐之心”已然成了孟子认为是否为人的最低标准。

  “人性本善”的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而“人性本善”的依据又是“恻隐之心”,那么“恻隐之心”是怎么来的?

  如果是一个孺子看到“孺子入井”,他会产生恻隐之心吗?孟子没说过,但我想不会,因为他不知道这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也不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或许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这么多新鲜事物的一种,和父母变着法逗他的行为没什么两样。如果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会产生“怵惕之心”,但这是人的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起作用,是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所以,这也间接地证明了“恻隐之心”系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看到“孺子入井”,他会产生恻隐之心吗?孟子认为会。但这个心理过程是先“怵惕”后“恻隐”。什么意思呢?一个人看到“孺子入井”,本能第一反应是“怵惕”,当发现“入井”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孺子”时,则产生了恻隐之心。之所以产生恻隐之心,则是因为联想到“孺子入井”中的“孺子”是自己的“孺子”,或者是自己亲朋好友的“孺子”时,而将要面对的后果和现实,由此推己及人,对他人产生恻隐之心。

  如果看到“入井”的是成年人,会产生恻隐之心吗?孟子没说。但,应该有,或者说绝大部分有。如果看到“入井”的是自己的仇人,还会产生恻隐之心吗?孟子没说。但,没有,也可能有。当发现是自己的仇人时,没有产生恻隐之心的人,可能是只想到了此人与自己有仇,仇人死了,自然开心了,罪有应得嘛,而产生恻隐之心的人,则可能是先开心,仇人死了嘛,但渐渐也意识到,人都死了还有多大的仇不能化解呢,并由此而联想到仇人的亲友等无辜者,不免产生了恻隐之心。如果看到“入井”的是一只狗,会产生恻隐之心吗?孟子没说。但,有,也可能没有。心硬点的,可能觉得不就是死了一只狗么,心软点的,可能觉得这也是一个生命。如果看到“入井”的是一块石头,会产恻隐之心吗?孟子没说。但我觉得应该没有,至少我没看到过,也没听到过。

  等等。

  对于“入井”事件,人会产生什么心理反应,完全取决于看的人和看到的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并非人性的善,善只是关系的一种,普通普遍的一种。那这关系是什么?这关系就是以我为中心的利益圈。“我”是这个利益圈的中心,也是核心,往外走是亲人,再往外走是朋友,再往外走是陌生人,再往外走是狗,再往外走是石头......离“我”这个中心越近,与“我”的利益越大,或者对“我”来说利益越大。以“我”为中心的利益圈自降生起就形成了,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变化和丰富。在人生的某时刻,当遇到某事件需要抉择的时候,人首先会确定事件与自己的“关系”,并通过“关系”确定事件在以“我”为中心的利益圈的位置,并通过位置确定事件的利益,最终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事件。

  孟子的思想著作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在中学语文课本就收录有孟子的文章,如《孟子·梁惠王上》等。孟子的学说主张是在继承孔子的主体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包括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等政治思想和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下面详述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和相关的思想著作。

标题回顾: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孟子经典著作有哪些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