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一天,戴笠在回上海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丧命。
我和先生在分开三年后终于得以重聚了。
我们相拥着喜极而泣,先生没有提重庆的事一个字。
不久,我们再次迁居香港,也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我们在香港筹办了兴华洋行,经营“蝴蝶牌”系列热水瓶,生意十分红火。在他的支持下,我又重上银幕,拍了几部我喜爱的电影。
我和先生虽然辛苦,但我也享受着夫唱妇随、同甘共苦、怡然自得的日子。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却只是持续了短短的6年。
1952年,先生因为肝癌离开了我,这一次是永别。
躺在病床上的先生,气若游丝地嘱咐我要好好活着。
”我潘有声今生今世能够与你相亲相伴几十年,已经非常满足了。唯一遗憾的是,这一切来得稍微早了一些。我这辈子是一个没有太大出息的男人,没有给你带来太多的幸福……”
胡蝶年轻时期和晚年时期的对比照
先生走了,孤独的我无心再经商,转卖了公司。
为了缓解这份凄凉,我再次回到了影坛。
1960年,52岁的我登上了"亚洲影后"的宝座。
1986年,78岁的我又获得了台湾金马奖。
可是如雷的掌声中,我却没有一丝笑容。
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给我安全感的人走了。
我想念先生,我把自己改名为潘宝娟,也唤不回他。
没了他,所有的繁华都与我无关。不管是在盛世香港,还是我后来迁居的温哥华,我都是孤寂的。
这一生,我都像一只无助的胡蝶,飞了很多年,
乱世中,只有先生给了我短暂的温情。
”胡蝶要飞走了......”
1989年4月23日,我带着微笑,离开了尘世。
先生,这一次你不用再遗憾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太短了,因为这一次,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了。
胡蝶死后,葬于温哥华风景优美的科士兰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