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赐履说:那些个传说,有可能是无稽之谈,也有可能是他们故意这么弄的,就跟鱼肚子里面发现“陈胜王”差不多的意思。大家推举刘邦当老大,自然有别的原因:刘邦、萧何、曹参、樊哙都太熟了,都是哥们。刘邦是管治安的亭长,萧何是县长的属吏,曹参是狱曹的属吏,在平日工作中,刘邦少不得要跟这二位共事,樊哙就更别说了,他是刘邦的“担挑儿”,娶的是吕后的妹妹。刘邦年龄最长,行事豪爽,平日里少不了带着哥儿几个喝个酒,找个美女什么的,而且他来买单(下级为上级买单,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吧),刘亭长工资不高,经常欠一屁股债,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开销。刘邦对世事的见解一定非常高明,深得萧何、曹参辈的赞赏。这虽然是我的猜测,但决不是胡说,例证就是被称为谋圣的张良。张良与各路诸侯都打过交道,谁他都没看上,但就跟刘邦见一面,聊了一回,立即决定辅佐刘邦,这是刘邦的人格魅力和天赋智慧,别人是比不了的。
另外,我觉得萧何、曹参要请刘邦回来,其实就是摆了沛县县长一道,人家本来就要造反,萧、曹不让人家造反,非要把刘邦请回来才行,派去的人还是刘邦的担挑儿,这几个人整个儿就是调戏傻小子呢。县长突然回过味儿来,自然不能放刘邦进城。奈何县长不是本地人啊,没有群众基础,沛县父老岂能放过你去!从各地纷纷杀掉郡县长造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推测,秦时很可能有郡县长不得在原籍任职的规定,好先进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