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石评梅给高君宇写的碑文】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爱情是美好的,人也是有贪恋的,要是可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自己倾心的人在尘世中朝朝暮暮相伴到终老。
可是宿命不可违,爱情也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在我们顾虑重重,纠结郁闷中,也许我们还是会和倾心的人擦肩而过。
错过一时,错过一生。
在你转身的刹那,也许就注定了抱憾终身。
石评梅,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文章充满"冷月、孤坟、落花"等凄凉的词汇,写尽感情的心酸,而她自己的爱情更是一曲悲歌
她反抗封建礼教,可自己又是人言可畏面前的弱者,她迟迟不敢面对高君宇的炽热恋情,却在高君宇撒手人寰后悔之晚矣,痛不欲生。
无数个日夜,她抚碑而泣,眼泪一滴滴流尽坟头,最终疾病缠身,抑郁而亡。
在爱情是一个奢侈品的年代,我们一起来看看石评梅和高君宇这段民国最凄美的故事吧
他们的爱情穿越生死,生不同床死同葬。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石评梅出生于有着1600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阳泉市小河村。
她原名叫石汝璧,乳名心珠(高君宇后来亲昵地叫她小珠),因为喜爱梅花的美丽坚贞,写文章后她给自己取名石评梅。
她的家庭很好,有钱有文化,她的父亲石铭是清末的举人,有着满腹的才学,母亲虽是续弦,可也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
她自幼聪慧可人,父母也极其重视对她的教育。从她三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读书,认字。即使后来上了小学,晚上还是会教她《四书》《五经》等古典书籍。
在这样强大的家庭私塾教育背景下,让石评梅的古文基础很好,她写的文章用典、引用诗词都灵活自如,深得大家喜爱。
不出意外,她跃身文坛后,一步步成了和萧红,吕碧城,张爱玲齐名的民国四大才女。
不过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女,大家更关注的是她和高君宇的凄美爱情故事。
我们跟着时光倒溯,从他们的初遇开始吧……
那是1919年,石评梅太原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孤身进京,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求学。
在她踏入京城的那瞬间,她和高君宇的恋情就拉开了宿命的序幕。
此时,渴望光明,有着反抗思想的石评梅在勤奋学习的同时,经常给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写文章。
这和1916年进京求学,并已加入共产党的同乡高君宇在思想上是高度一致的。
1920年,石评梅和高君宇在山西的老乡会上第一次相遇了。
石评梅见到了高君宇,这位自己父亲多次提及的出色的学生在会场上发表着演讲。
那慷慨激昂的声音,那刚毅执着的表情都如闪电般吸引着这位才女。
高君宇对冰雪聪明的石评梅也早已耳闻,这场同乡会上,清丽典雅的才女石评梅谈吐不俗,大风得体,令他倾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