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会好奇的问,林中人和打鹿人为什么要南下呢?极北之地的生活条件艰苦,不能承受过多的人口压力,但是这里毕竟没有战乱,所以族群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当人口超过一定数量后,就会自发的南下的寻找生存空间。
东北地区和蒙古草原自古就在南北两个族群的来回争斗中,不断轮番上演着好戏。
建议韩国人先去找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林中人认祖归宗,然后看看俄国人会不会同意。
俄国最牛的林中人是楚科奇人,从来没有被征服过的林中人。
东北历史很悠久,但是汉人的历史并不复杂,不过我们现在生活在东北地区,所以这里的历史就都是我们的历史了。如果非要讲历史,大同江地区明朝之前都是汉人的,先拿回来再说别的。长白山天池的一半也还给我们,白头山的名字是清朝官员命名的。
按照古代汉族人对美人的标准来看,鲜卑人的五官不会像白种人那样突出,绝对不是白种人那种长相。古代人不会认为白种人很漂亮的。我空间有鲜卑后裔的一些资料,可以参考下。是住在广东的一部分姓慕容的人。
但是汉族人的基因太过强大,你懂的,如果让一个白种人和汉族人通婚,后代长得漂亮没错,但是往往越长越像汉族人。这也是为什么如今鲜卑人的长相和汉族人几乎没差别的原因。
早期的鲜卑人主要栖居于北方,尤其是东北,古代气候又冷,皮肤白是必然结果。参照今日的东北人,会发现他们无论男女,皆身材高大,五官深刻。这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鲜卑人的长相特点。按理说,鲜卑人应该是黄种人,而非白种人,因为他们的起源地的确是在亚洲,应该是蒙古利亚人种不会错,但是长相不像蒙古人。因为起源地略有不同。
古代的确有鲜卑人有黄发的记录,这个其实不能说明撒子。就算是汉族人,也依然会有黄发人出现。(我同学是纯正广东潮汕人,但她天生黄发。)辨别不同人种的主要根据其实不是肤色白与否,发色黄与否,而是眼珠子颜色。据说成吉思汗是蓝色眼眸,这是突厥人的长相特征。而蒙古人和突厥人,可能有通婚史,因此造就了蓝色眼眸。但历史记录上却并没有鲜卑人眼眸异色的记录,由此可见,鲜卑人其实并不是白种人。
古代突厥人长相可以参考土耳其人。因为突厥人的祖先其实就是突厥人。的的确确是白种人长相,但是跟欧洲的那些人长相有明显区别。再看新疆人长相,跟突厥又有一定的区别。从种族上来讲,他们是一样的,但是长相差距甚大,这个可以归结为地理因素造成的结果。
说古代鲜卑人长相,我个人觉得跟汉族也是有明显区别的。一则是皮肤白,二则是身高,三则是五官深刻。这样的人放在古代是绝对的美男子长相了,当然在现代也一样。这也就不难解释古籍上对鲜卑人的溢美。古代赞美鲜卑男子的多于鲜卑女子,由此可见。
满族跟鲜卑人同源于东北,很有可能有鲜卑人的血统。但绝非纯正。因为北方也是一大混血区。满族人我估计是多族混血而成。历史上辽人,金人都曾占据过东北。因此,满族人只能算是满族人,而非鲜卑族人。但因为共居东北,长相上是有一定的。
至于苗,白二族,与中原长相有一定区别,但与南方则一样。因为都是黄种人,源头一样。所以换了衣服苗白二族与汉族人长相其实没差。但是民族文化确实是有很大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人长得像波斯人这样的结论你是怎么得来的呢?波斯人到达伊朗高原的时候比春秋战国晚多了,按理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说赵国人长得像波斯人更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