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自己早早的置办好了房屋
平时在宫里得宠的,其实是可以得到不少的赏赐的,同时还有很多职务是有不少油水可以捞的,例如在敬事房干活们的太监还有负责采购的太监等等。这些太监都是比较有钱的太监了,他们很明白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们都在出宫前就自己置办了房屋,有的还有自己的产业,甚至还有纳了几房小妾的,例如慈禧太后跟前的红人小德张,他不但有自己的当铺还纳了妾。
第三,去寺庙
有些太监在退休前就提前交退休金给寺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养老院。等他们一退休了,他们就直接搬到寺庙里去住了,这样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有个照顾,就算死了还有和尚给他们送终,还有最重要的是,和尚是以慈悲为怀的,不会嘲笑他们身体的缺陷。
在古代有钱的太监还是少数的,大多是没钱没势的太监,那么他们的晚年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第一,沦为乞丐
很多太监在宫里的时候被欺负,职务上又捞不到什么油水,所以一辈子下来还是没有攒到什么钱,也没有钱交给寺庙,老了被逐出宫,因身体原因即使知道自己家在哪里他们也不好意思回去。有的甚至早就没有家了,没有地方住只能流落街头当乞丐了。
第二,继续给有钱人家当奴才
像在清朝的时候,就允许太监到了五十岁按批出宫,他们这个年龄出宫也还不算太老,还有劳动能力,而一些有钱人家又觉得能找个伺候过皇上的人来伺候自己,算是个非常有面子的事,所以这部分太监就会继续给有钱人家当奴才。
第三,给人打杂
一些刚出宫有钱的太监,因为不懂得经营之道,再加上生活奢靡,很快一点家底就被败光了,这时这些太监因生活的压抑,很多就染上赌博和吸毒等恶习,没有哪个有钱人家的主子会喜欢这样的奴才,所以他们只能去澡堂里给人搓背洗脚、去妓院等地方打杂。
第四,自己儿女给养老
并不是所有太监都无后的,像魏忠贤就是有了女儿之后才进宫当了太监的,有的家里孩子太多没法养活,有的实在找不着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就选择进宫当了太监的,这些太监有部分出宫后会回到自己儿女身边,由他们养老。
还有部分太监是比较走运的,刚好赶上了解放,有政府发放养老金或者是安排工作的,例如孙耀庭就是个例子,他刚出宫的时候,不仅找不到工作还经常被人家瞧不起,就连上卫生间都不知道是该去女卫生间还是男卫生间?
那时的他真的是痛苦到不能痛苦,但是他比较走运,赶上了新中国成立,政府关注了他们这批太监,每月给他们津贴,而孙耀庭看到了曙光,自己向政府申请了工作,因为他识字有文化,被安排到北京寺庙当出纳,不仅拿到高工资还过上岁月静好的生活,之后又因为他是清宫里最后一批太监,对清宫最后那几年的历史比较了解,很多大人物都要求见他,向他了解清朝那些事,使得之后的他很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