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以上种种惠政外,于成龙还有兴保甲、禁养马、禁推诿、禁诬良、禁民惰等政令,他总结了“立保甲法三十八款、抑奢倡俭一百二十句、列举贪恶五十九条、痛恨豪强恶行一百六十句”等材料下发府州县施行。
《于成龙》剧照
三、星陨两江美名传
于成龙在两江的惠政,对于百姓而言是幸事,但是对于两江官员而言却是难事。两江地区为清朝财源之地,这也导致一部分官员讲排场、好面子,因而于成龙的廉政措施,开罪了这批官员。他们开始造谣于成龙任人唯亲,在两江地区作威作福,目中无人,更诽谤于成龙已经变质为贪官。
于成龙塑像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副都御史马世济在江宁督造漕船,部分两江官员向其进谗言。马世济回京后参奏于成龙年老体弱,直言于成龙被中军副将田万候欺骗蒙蔽,其政令多令百姓不满,甚至直指于成龙贪恋权位。吏部核查此奏疏后,上请康熙命于成龙回奏。于成龙已年近古稀,且常年受病痛之苦,听闻此弹劾之后,思绪混乱,上疏请求辞官。康熙帝考虑再三后,坚信于成龙为人,命其任继续镇守两江,又因江苏巡抚余国柱、安徽巡抚涂国相升任他官,命于成龙暂摄两省巡抚。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久病缠身的于成龙病逝于南京总督衙署,身后仅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别无他物。康熙帝听闻其病逝之事后,言“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两江百姓在于成龙出殡之日罢市聚哭,家家绘于成龙画像祭祀。于成龙在两江走完了他的一生,他一生廉洁的美名虽在两江地区受到质疑,但最终事实胜于雄辩。于成龙在两江百姓的心中,无疑是正义、廉洁的化身,也正因为他的德行,其美名流芳百世,为万民敬仰。
文史君说
于成龙在两江地区的两年,反映出“治大省如烹小鲜”的道理,他任职两江总督是后世官员学习的榜样。如其孙于准所言“先清端平生从不讲学,而所行未尝不合于道。”于成龙也无愧于硕儒范鄗鼎的评价,“本朝养士四十余年,得于先生,先生之廉可不谓其尽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