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家族现状如何 陈立夫给了谁一千万

时间:2019-06-21 10:27:47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1938年,他主持了大规模的大学内迁。据统计,战前的108所高校,内迁的有94所,正是此举,有效保存了中国的大学教育资源。

  抗战七年间,正是中国社会最艰难的时期,各行各业人才凋零,教育事业更是举步维艰。而他任教育部长的这7年里,却能励精图治,竭尽所能,在他的"绵薄之力"下,为中国教育事业干了四件大事:

  其一,当时中华大地战火隆隆,各所大学教师和学生无不义愤填膺,要投笔从戎,是他站了出来:"学生应以读书为重,学就本领后再谈救国与抗战。"他亲自拟定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针纲要》,为当时中国混乱的教育界制定了规范。

  其二,为了更好地储备师资,他提出:"学校所聘教授或副教授无学位也可授学。"这一提议后来为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提供了晋升之路。当时一无学位,二无著作,三无文凭的大师陈寅恪,正是在这样的提议下,被西南联大破例聘为教授。

  其三,为使学生得到资助,他提出了"贷金制度"和公费制度,这些制度都用来资助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据统计,当时全部靠贷金或公费完成学业的学生,大约就有12万人之多,其中就包括了像李政道、杨振宁这些后来的高级优秀人才。

  其四,积极推进国民教育运动。他率先提出:我们要改变儿童教育的现状。1940年,在他的主张推动下,国民政府颁布了《国民教育实施纲要》,详细规划了小学教育四期目标,志在使当时的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的90%以上。这项纲要实行了四年,目标基本实现。

  1949年,蒋介石兵败台湾后,"蒋家江山陈家党"谣言四起,陈家兄弟二人,成了真正的冤大头和替罪羊。

  1950年8月4日,蒋介石轻描淡写一句话:"限24小时内离开。"成了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万分沮丧的他,带着全家老小仓促离去,一路漂泊去了美国。

  流亡美国,他举目无亲,生活艰难,这位曾叱咤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在美国借钱开办了一个养鸡场,专心卖起鸡蛋来。没有人帮忙,就自己动手,喂食、捡蛋、买饲料、清理鸡粪。没有医师,就自学养殖专业知识,很快就学会了给鸡喂药、打针。

  眼见一切步上正轨,命运之手却又来捣乱,鸡场附近森林失火,连带养鸡场被烧个精光。而他不气馁,又把目光投入到了鸡蛋加工上去,他寻来家中做皮蛋的秘方,做出了好看又好吃的皮蛋,在美国华侨中大为畅销,被人们称"陈立夫皮蛋";不但如此,他还扩大业务,做湖州粽子、年糕、咸鸭蛋等,在当年的唐人街,甚至他制作的辣椒酱也一度成了热销品。

  1969年,蒋介石终于邀请他重踏故土,而这时他已经是古稀之年了。

  晚年的他,坚决维护祖国统一。1973年,他在香港报纸《中华月刊》上发表文章,呼吁国共两党重开谈判之路,造福国家与人民。

  1988年,在国民党"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会"上,他联合34名"评议委员",提出了"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的提案。

  国民党"十三大"后不久,在一次会见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代表时,他又一次慷慨陈词:"两岸一统,中华必壮大于世界!"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身处高位却两袖清风,不慕富贵。"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唯有陈氏兄弟,战乱年代手握大权,却没有为自己敛财分毫。

  在他任教育部部长之时,国民党教育经费仅次于军费开支,他掌握着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权,却始终清廉无比,所有教育费用皆秉公分配,未曾为自己存下一分一毫。否则也不会有后来,他的哥哥陈果夫病重竟然没钱治病之说,更不会有他远走美国,却只能以卖鸡蛋为生。就这点而言,陈氏兄弟的人格与道德水准,绝对值得称颂。

标题回顾:陈立夫家族现状如何 陈立夫给了谁一千万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