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凌迟的残忍程度让人毛骨悚然,如果现代人去观看古代的行刑过程,应该没几个人敢正眼看完。但在古代,每次行刑的时候总是围着很多人观看,甚至还对刽子手的刀法叫好,现场弥漫着麻木和冷漠。
凌迟到底有多残忍?
历史上很早就有凌迟的刑罚,但将其列入官方刑法是在五代十国的时候。明清时期记载的凌迟案例非常多,主要还是离现代比较近,很多史料得以保存下来。在众多的凌迟案例中,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的凌迟过程应该是最能体现这种刑罚的残忍。
1864年11月,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执行凌迟。他被绑在囚车上押往刑场,一路上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被吓得胡言乱语,大声求饶,到了刑场被脱去衣物的时候,更是吓得大小便失禁,污秽满地。
洪天贵福的求饶丝毫没有动摇刽子手的心,行刑的时候,两名刽子手从工具篮里取出刀具,在他身上割下一片片的肉,每割十刀就吆喝一声,刑场下面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喝彩。整个行刑过程从早晨开始一直到傍晚结束,洪天贵福的惨叫声也随着刽子手的刀起刀落而渐渐微弱,直至消失。
在割完第1003刀的时候,刽子手从工具篮里取出一把特制的刀具扎向洪天贵福的心窝,然后一旋转,掏出一块心头肉来,此时洪天贵福才最终断气。行刑结束后,从他身上割下来的肉和内脏都被围观的百姓买走,据说可以入药,其中命根子和眼睛价格最高。这也反应了围观百姓在看凌迟的时候,不是看着犯人怎样死去,而是看着这些所谓的“药”是如何从刽子手里制作出来,那种冷漠和麻木甚至比行刑的人还要可怕。
凌迟处死过程中,刽子手将犯人的皮肉一片片削下来。不同于其他尽快杀死犯人的死刑,凌迟是一种旷日持久的刑罚,它的目的在于让犯人死前受够多少刀,亦或只是为了让犯人失去意识,这种凌迟处死比起斩首要残酷得多,据说还被列入了中国古代刑罚之中。
凌迟处死过程十分直截了当,受刑人要被捆绑在一个木柱上,保证无法移动或摆脱束缚。这时,刽子手开始在受刑人裸露的皮肤上进行切割,通常先从胸部开始,胸部和周围的肌肉被有条不紊地去除,直到肋骨隐约可见。之后,刽子手将游走到受刑人的手臂,切除大部分肉块直至血肉模糊,再移至大腿继续切割的动作。
凌迟那时一般是八刀到一百二十刀,延至朱明,这一数字升级到了一千刀到三千刀。血肉之躯要想承受一千刀甚至三千刀之后才死,这需要刽子手的精准技术。显然,把死亡的过程拖延得如此漫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受刑者的极度痛苦来警告世人:若敢作奸犯科,这就是下场。将人千刀万剐活活疼死,真是想都不敢想那个场面啊!但是为什么在古代有那么多人愿意被凌迟处死也不愿意自尽呢
被凌迟犯人为什么不自尽
既然大家都知道千刀万剐意味着什么,那古代被判处凌迟的人为什么不想办法自尽呢?总好过活受罪吧?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首先,人犯被分成两种,一种是完全不怕死的,那也就不存在自尽一说了。像太平天国的石达开,为了换取部下活命自愿进入清军大营,后来被行刑时一声不吭,这种硬汉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也就无所谓怎么个死法了。第二种则是普通人,这也是多数。为什么不在行刑前自尽呢?一个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