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是在出巡的途中突然得病而亡。《史记》记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文中没有记载秦始皇得了什么病,也没有记载御医救治情况,这就显得扑朔迷离了。
对于秦始皇的死因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秦始皇是突然生病死的,但也有人说是被害死的,没有一个定论,根据历史书的记载,更多的倾向于秦始皇是病死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已经39岁了。刚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不想早早死去,开始迷信来宫中骗吃骗喝的道士们,还给他们提供了炼制丹药的场所。这次,他带着赵高、李斯等去各地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没有想到在半路上竟然病倒了,他以为是小病扛扛就过去了,没有想到卧床不起,没有熬到秦国就暴毙身亡了。
秦始皇患高血压脑溢血之类疾病可能性极大,倘若放在今天也难以救治;即使救治成功,也是废人-个。
至于秦始皇晚年到底得了什么病,有多种说法。
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秦始皇晚年,诸多疾病在侵袭他日趋老化的躯体,郭沫若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以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在他的历史小说《秦始皇将死》中,腿短始皇晚年,患了“结核性脑膜炎”。
曾在国外从事心身医学研究的学者施琪嘉博士,从心理动力学分析:秦始皇在“死亡前几年,身患糖尿病、前列腺炎、最后主要死因为肝脏疾病(因为他长期服用所谓长生不老的丹丸,很多丹丸成分不明,有很强的毒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的五次出巡,环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他疾病的恶化,特别是第五次,行程最远,往返近万历,时间最长,历时9个月,本来就已经患病的秦始皇又是登山、渡江、泛海,这些都消耗了很大的体能,已不堪疲惫。经冬春夏秋,遇霜雪风雨、酷夏暑热、都难以适应。这是他啊旧病复发的外因之一。
从人体微循环上来讲,50至60岁是人急衰老的危险年龄去。秦始皇正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未能闯过这一危险的大关。而到底秦始皇死于具体的什么病,这根本无法判断,仅凭历史文献的记载,是无法准确确诊的。
但也有人说,秦始皇的确生病了,但病情不是很严重,而是赵高为了取得权力,趁机下毒害死了秦始皇。
考古大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的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中这样描述的:秦始皇在平源津渡黄河时,癫痈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宿了一夜。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右耳流黑血,右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秦始皇的死属于非正常死亡。
谋害者是谁呢?赵高谋害的可能性比胡亥大,因为诏书、玉玺都在赵高手中,继承王位的决定权掌握在他与李斯手中。而赵高为什么要谋害秦始皇?秦始皇在临终前交代赵高要把他的皇位传给大皇子扶苏,而赵高唯恐扶苏继位,扶苏刚毅而武勇,必用蒙恬为丞相,而赵高对蒙氏恨之入骨,他要拥立胡亥即位,所以他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毒手的可能性极大。
赵高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假传圣旨,把皇位传给了十八子胡亥,而胡亥是个傻子,对于政事一窍不通,于是秦朝便很快就葬送在他的手里。